HIV阳性家庭拥有健康的孩子已不再是奢望

HIV阳性家庭:拥有健康的孩子已不再是奢望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东亚及太平洋区域办公室的WING-SEI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全球为“消除”艾滋病母婴传播及先天梅毒所做的努力。从来自WHO年的全球数据看,年HIV的母婴传播发生人数较年有很大的降低,通过母婴传播感染HIV的婴幼儿人数从年的32%降低到年的9%,按照这个比例,年母婴传播发生率可降低到5%。艾滋病母婴传播预防与控制项目(PMTCT)方案的覆盖率大幅上升。年WHO通过的“消除HIV和梅毒母婴传播(eMTCT)的确认全球标准和过程”橙皮书,含古巴、泰国、美国、摩尔多瓦、白俄罗斯在内的5个国家达到eMTCT标准。其中泰国、美国等国家的母婴传播防治工作取得很大进展。我国也为消除HIV的母婴传播做了很多工作,包括整合妇幼保健服务网,加强孕前、孕期和产时、产后保健,重视新生儿、婴幼儿保健,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妇幼保健平台的合作;同时改善薄弱环节。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母婴传播预防保健部王爱玲主任在会上就“可持续发展目标与预防母婴传播”的问题和大家进行了探讨。王主任首先回顾了我国千年发展目标已取得的成绩,从到年,我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二,年,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到8.9‰和11.7‰;同期,孕产妇死亡率降低四分之三,实现了千年发展目标。到年遏制并开始扭转艾滋病毒/艾滋病的蔓延。在年-年间我国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努力。加强随访监测和筛查、保证提供公平的服务、增加财政经费等都是他们实现母婴传播防治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副主任金曦教授在这次会议上和与会学者一起分享的是“中国预防母婴传播进展、挑战及“消除”工作的思考”这一主题。金教授首先介绍了我国在预防疾病母婴传播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也谈到了目前的现状以及所面临的挑战。而为了进一步为消除母婴传播疾病,我们在努力开展防治工作的同时也要思考防治策略。

世界卫生组织(WHO)中国代表处有关肝炎、艾滋病和性病防治顾问PolinChan和大家重点探讨了丙肝感染母婴传播预防的相关研究。年的调查显示全球HCV感染者约为1.3-15亿,而我国的HCV感染人数占全球首位。母婴传播率达到3-10%。在真实世界中大家对母婴传播的认识还不足,相关的研究也不多。尤其在我们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同时需加强对HIV阳性妇女及儿童的关怀,这也是艾滋病母婴传播防治工作的重点。

医院性病艾滋病门诊主任医师李在村教授在本次会议上就单阳家庭的生育问题在本次大会上做了专题报告。HIV单阳家庭的阳性一方成功的抗病毒治疗是生育的前提,排卵期无保护性交结合暴露前预防及暴露后预防可以进一步降低HIV(-)女方的感染率。而HIV单阳家庭暴露后的预防,通常选择三联用药,年美国最新艾滋病指南推荐单阳家庭和暴露后预防选择“舒发泰?+艾生特?”方案,该方案安全性高,可有效提高阻断率及孕妇耐受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

医院感染中心性病艾滋病门诊孙丽君主任的主导下,他们研究发现,对于孕中晚期的妇女,当病毒载量较高时,也推荐用的抗病毒药物的原则是快速降低病毒载量,提高阻断成功率。孙丽君主任是我国母婴阻断抗病毒治疗的领军人物,在她主导下实施的母婴阻断技术,至今已帮助数百余名艾滋家庭拥有了健康宝宝。

国家妇幼保健中心的王前副研究员研究发现,3月龄后HIV感染婴幼儿的体重、身长明显低于非HIV感染婴幼儿的体重和身长;HIV感染婴幼儿与非HIV感染婴幼儿坐、行的月龄存在着显著性差别(p0.05);HIV感染婴幼儿消瘦率、低体重率和生长发育迟缓率较高。

浙江大学医院保健部张晓辉副主任研究发现,妊娠合并乙肝对暴露婴儿早期体格发育与疾病无不良影响。云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王晓雯对HIV阳性孕妇健康效用进行了分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母婴传播预防保健部乔亚萍副研究员分析了艾滋病感染妇女宫颈癌前病变及影响因素,建议艾滋病感染妇女定期筛查宫颈癌,同时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筛查、随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妇幼保健院的王磊副院长和大家探讨了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中社区参与及同伴教育员的重要作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O三医院新生儿科的张雪峰主任介绍了先天性梅毒、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衣原体感染等常见先天性母婴传播性疾病及HIV的母婴阻断的诊疗策略。云南省妇幼保健院张燕对云南省艾滋病暴露儿童感染或死亡病例评审效果分析,强调实施暴露儿童HIV感染评审是评价和改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重要手段。

本次艾滋病学术会议特设“预防母婴传播专题论坛”,国家和医护人员越来越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anbaojipingcewang.com/wqmdyx/947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