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老年性痴呆(阿兹海默症AD)22.为什么能治?老年性痴呆,也称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以临床和病理为特征的进行性、退行性神经病变,占所有痴呆症的60%。临床症状:记忆力进行性减退,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语言和人格异常。干细胞移植兼有损伤修复和神经再生两方面的作用,补充新的神经网络细胞,重构神经元回路,从而对退变性损伤部位进行替代治疗。干细胞到达病损部位后,在局部微环境的作用下,分化形成神经干细胞、成熟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能安全、有效地改善中枢神经损伤后的功能恢复。显著改善人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并减少海马中老年斑的沉积和神经元纤维缠结的形成。23.怎么样治疗?采用骨髓或脐血ml,经静脉途径和/或椎管内一次性或分次注射;第一次应用腰穿,第二次采用静脉途径。24.治疗时间每疗程干细胞治疗2次,间隔1~2周。25.治疗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有效率症状改善指标:(1)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明显改善;(2)血浆β-淀粉样蛋白含量明显下降;(3)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干细胞移植后一周,精神状态开始好转,睡眠好,夜尿减少,食欲增加,皮肤较前光滑;全身骨痛不适较前减轻,双下肢凹陷性水肿逐渐消退,情绪稳定,记忆力、判断力、定向力较前明显改善;喜欢与别人沟通,能够很好的回答别人提问的问题;乏力减轻。有效率:目前治疗的有效率在70%~90%。
26.治疗的费用4-5万。27.安全性目前全国治疗已有2千多病例,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极少数患者出现低热,伴有头痛;极少数于椎管内后出现脑膜刺激。这些不良反应多在24h内自行消失,严重者需给予相应处理。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与单核细胞、粒细胞等释放内源性致热源有关,椎管内注射引起脑膜反应则可能是头痛和脑膜刺激的原因。28.禁忌症1)休克或全身衰竭生命体征不正常及不配合检查者2)晚期恶性肿瘤3)全身感染或局部严重感染抗感染康复前4)合并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5)凝血功能障碍6)血清学检查(如艾滋病、乙肝、梅毒等)阳性者7)染色体或基因缺陷,免疫功能缺陷者8)非神经系统疾患或尚未明确诊断者9)高度过敏体质或有严重过敏史者四.脑中风、脑卒中、脑出血后遗症29.为什么能治?脑卒中俗称脑中风,又称脑血管意外,是指因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的脑血流循环障碍和脑组织功或结构损害的疾病,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1)重建损伤组织结构包括血管、神经环路、恢复损伤部位组织结构的完整性;(2)分泌各种营养因子减少内源性细胞凋亡、促进内源性血管再生和神经再生。30.怎么样治疗?(1)自体骨髓诱导分化为干细胞,进行颈动脉、鞘内注射。(2)腰椎穿刺蛛网膜下腔植入干细胞。(3)脑或脊髓立体定向移植。
31.治疗时间脑梗死:最好尽早移植治疗,但应避免脑水肿高峰期,最好介入治疗。脑出血:最好在微创清除血肿后从引流管注入。32.治疗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有效率指标:神经功能检查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症状改善及有效率:术后NIHSS评分及GCS评分改善。对患者移植前后的语言、吞咽、肌力、头部CT进行检查。随访评定时间:1周、半月、1月、2月。1周到半月有效,移植6个月后症状改善,有效率达到80%以上。33.治疗费用一般治疗费用在5万元左右(每疗程2次注射)。34.安全性无严重不良反应,部分患者术后24h内出现一过性发热,少数患者术后感轻微头痛。35.禁忌症1)合并脑积水、癫痫、颅内感染、持续植物状态者2)休克或全身衰竭生命体征不正常及不配合检查者3)晚期恶性肿瘤,尤其是脑肿瘤患者4)全身感染或局部严重感染抗感染康复前5)合并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6)凝血功能障碍7)血清学检查(如艾滋病、乙肝、梅毒等)阳性者8)染色体或基因缺陷,免疫功能缺陷者9)非神经系统疾患或尚未明确诊断者10)高度过敏体质或有严重过敏史者11)对有心肌病变及体征衰弱或有出血倾向应慎重五.脊髓损伤、颅脑损伤36.为什么能治?干细胞可以分化为神经外胚层源细胞(如:少突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样细胞),对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来说,干细胞移植兼有损伤修复和神经再生两方面的作用,从而促进神经系统功能改善。37.怎么样治疗?脊髓损伤细胞移植有3种不同的移植方式:(1)静脉点滴移植法(2)蛛网膜下腔注入移植法(3)开放手术移植法。颅脑损伤细胞移植有5种不同的移植方式:(1)病灶局部注射(2)动脉导管介入(3)静脉滴注(4)脑脊液循环途径:颅内脑室穿刺,腰椎穿刺等。(5)联合移植:动脉+静脉;腰穿+静脉等+局部注射。38.治疗时间干细胞移植时间间隔、次数与干细胞来源种类相关,干细胞移植后有效,则可增加移植次数,每次间隔时间2-4周;应用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时间要足够长,以观察其生物活性变化。39.治疗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有效率脊髓损伤细胞移植:对受损脊髓有修复、再生和神经功能恢复的能力,临床表现为损伤平面平均下降4到5个节段,肌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脊髓排尿排便功能明显改善,为临床晚期脊髓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带来希望。颅脑损伤细胞移植:术后3天,患者口吃表现好转,15天后失语症状明显改善,右侧肌力提高1-2级。20天后可自行坐立,1个月后在协助下自行站立。40.治疗费用41.安全性及适应症安全性:静脉途径使用,均未见有发热等不良反应,但是腰穿鞘注干细胞有约3%的患者有腰痛或发热。脊髓损伤适应证:脊髓损伤伤后时间超过1个月,脊髓损伤部位有或没有压迫性病变,磁共振影像脊髓没有横断性解剖断裂。损伤平面以下为完全性或不完全性损害。颅脑损伤适应证:根据患者颅脑损伤程度,预期可能出现不可逆神经功能障碍或现有医学条件下很难有理想治疗效果者,结合现有干细胞移植基础研究资料综合评估。42.禁忌症
脊髓损伤细胞移植禁忌症有:1)休克或全身衰竭生命体征不正常及不配合检查者2)晚期恶性肿瘤3)全身感染或局部严重感染抗感染康复前4)合并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5)凝血功能障碍6)血清学检查(如艾滋病、乙肝、梅毒等)阳性者7)非神经系统疾患或尚未明确诊断者8)极个别期望值过高或不切合实际的要求者9)高度过敏体质或有严重过敏史者10)全身营养明显失衡,免疫功能紊乱,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更重,体内存在感染病灶,发热,全身关节强直,肌肉明显萎缩。(颅脑损伤细胞移植禁忌症)六.失代偿期肝硬化43.为什么能治?在肝纤维化特别是肝硬化时,因过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挤压,正常功能的肝细胞数量大为减少。干细胞具有横向分化能力,输注体内后,可随血液循环植入肝脏增殖分化成肝细胞,从而改善肝功能。干细胞在肝损伤环境中可以分泌不同水平的细胞因子,表现出抗纤维化、抗炎症反应的作用,刺激肝脏产生新的肝细胞。作用途径可能有:(1)在肝损伤时,体内微环境中的细胞因子(生长因子)或应激(炎性)信号分子刺激或诱导干细胞转化为肝细胞或肝样细胞而行使正常肝细胞的功能;(2)干细胞直接行使部分肝细胞的功能;(3)干细胞输注后可以诱导机体分泌生长因子,这些生长因子刺激机体肝脏产生新的肝细胞;(4)干细胞能够产生重要的细胞-细胞接触和支持造血的生长因子,还能通过诱导“归巢”受体将干细胞融合入肝脏,进而使干细胞转化为肝样细胞而发挥作用;(5)干细胞与体内的肝细胞“融合”后基因重排而行使了肝细胞的功能;44.怎么样治疗?采用自体骨髓或脐血来源的干细胞进行移植。
移植途径:门静脉、肝动脉、脾动脉、外周静脉及腹腔内直接注射等。介入途径将干细胞引入理想的位置,为干细胞的“归巢”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该种移植方法的干细胞可整合到受体肝实质并分化为成熟的肝细胞。门静脉:肝脏的主要供血动脉。包括: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经颈静脉途径门静脉插管。肝动脉:采用Seldinger法穿刺右侧股动脉,该方法技术成熟简单,对患者损伤小。静脉输注途径:具有减轻炎症反应、减少胶原沉积、促进组织塑型等功能,因此可用于修复肝脏的损伤,但经过全身血液循环后进入肝脏定向分化的干细胞可能很少。45.治疗时间患者术前12小时禁食,6小时禁水;术后下肢制动6小时,移植后1,4,8,12周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指标,并对术后不良反应、并发症和2年生存率进行观察。46.治疗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有效率主要指标:术后患者临床症状(乏力、纳差、腹胀等)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检测术前及术后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白蛋白,总胆红素等的水平及腹水变化。症状改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多数患者接受自体骨髓干细胞后临床症状评分比治疗前明显改善,丙谷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逐级降低,血清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珠江身高,特别是远期可以显著提高肝脏合成白蛋白的能力,提示患者肝功能明显改善。总有效率约80%以上。47.治疗费用48.安全性及适应症安全性:采用自体骨髓的干细胞进行移植可以完全克服免疫排斥问题。采用脐血免疫原性弱,没有免疫排斥反应,其中的干细胞更为原始,扩增能力强。患者移植术中和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是一种较安全的治疗方法,可起到暂时性的肝脏支持作用。适应症:中毒性、炎症性、慢性损伤性肝脏疾病,早中期肝硬化,难治性低蛋白血症(难治性腹水),反复发作黄疸等患者。49.禁忌症(1)肝硬化终末期合并严重并发症(严重消化道出血,严重肝昏迷)(2)生命体征不稳,例如:呼吸、血、脉搏。(3)合并严重感染。(4)心、肺、肾等脏器功能衰竭(5)凝血功能极差,严重出血倾向(PTA35%)(6)合并严重并发症(昏迷,大量腹水并腹膜炎)。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