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白天,台风“海鸥”肥大的身躯已经覆盖整个南海海域,湛江11时42分发布了全省第一个台风黄色预警信号,随后粤西地区台风停课预警信号逐渐拉开序幕。预计,台风“海鸥”将于16日正面袭击粤西,广东中西部沿海将有狂风、暴雨、大潮、大浪等影响。
“海鸥”动态
15日14时,“海鸥”(台风级)中心位于雷州市东南方约公里的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3级(38米/秒)。受“海鸥”环流影响,南海中东部海面已出现了10级到12级阵风13级的大风;粤东海面已出现了7级到9级的大风。
预计,“海鸥”将以25到30公里的时速快速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趋向我省西部到海南东部沿海,可能加强到强台风级(14-15级),将于16日上午到傍晚在阳江到海南万宁沿海地区登陆,正面袭击粤西。
受“海鸥”影响,15日-16日,南海中北部海面风力将逐渐加大到11级-13级,阵风14级,粤西沿海市县风力将逐渐加大到10级-12级,其中“海鸥”中心经过的附近海面旋转风13级到14级,阵风16级。
风雨影响
省气象台预计,受“海鸥”影响,15日,我省中北部天气晴热,16日-17日,我省中南部将有暴雨到大暴雨,其中粤西有大暴雨,部分市县有特大暴雨,湛江、茂名、阳江、江门、珠海、云浮有大暴雨(毫米-毫米),其中湛江、茂名、阳江部分市县有特大暴雨(毫米-毫米),汕头、揭阳、汕尾、惠州、深圳、中山、佛山、广州、东莞、肇庆有暴雨(50毫米-80毫米),局部大暴雨(毫米-毫米),其余市县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18日,我省雨势明显减弱,我省大部多云,有阵雨。19日-20日,我省大部多云为主,局部有阵雨。
“海鸥”特点
“海鸥”主要具有“移动速度快、风雨影响广、近海再加强”的特点:
移动速度快:台风移速超过20公里/小时,属于快速台风,“海鸥”前期移速就已在20公里/小时左右,13日夜间开始移速明显加快,达到25-30公里/小时,未来移速可能还会有所加快。
风雨影响广:目前“海鸥”云系庞大,几乎覆盖了南海大部海域,8级大风范围达公里,15日08时“海鸥”中心距离粤东沿海近公里,粤东海面已出现了6到8级大风,我省沿海和海面自东向西先后将受大风影响的持续时间长,风雨影响范围广。
近海再加强:“海鸥”移入南海后,目前仍然维持台风级强度,14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3级(38米/秒),可能在靠近粤西到海南东部海面出现近海加强,将达到强台风级别。
预警信号发布情况
根据广东省气象局对“海鸥”的研判和《广东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规定,广东省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于14日09时启动气象灾害(台风)Ⅲ级应急响应,15日08时30分升级为Ⅰ级应急响应;14日上午,联合省政府应急办通过三大运营商向湛江、茂名、阳江、江门、云浮全网发送防御“海鸥”的应急短信。
截至15日15时35分,广东共有53个市县的台风预警信号生效,其中湛江各市县、吴川、电白、阳西、阳江发布了台风黄色预警信号,随着“海鸥”的逼近,沿海市县的预警信号将会及时升级。
6月30日,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气象局联合发文:自年8月1日起,气象部门发布台风黄色、橙色、红色预警信号和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后,该地区学校停课。台风“海鸥”影响期间,气象部门加强与教育部门的沟通,做好台风暴雨停课工作。
“秋台”强度偏强
秋季台风(简称“秋台”)。统计数据显示,常年秋季(9-11月),在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域平均有11.3个台风生成,登陆我国的台风平均有2.5个,其中9月生成和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较多,主要登陆广东。
由于立秋以后往往遇上北方冷空气南下、副热带高压东退南移,加上秋季海水温度达到最高值,海洋积蓄较多能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9月-11月份影响广东的“秋台”,往往强度更强,靠近广东沿海时,台风北侧大范围异常大风易给沿海地区和海面带来重大灾害。
防御提醒
7月“威马逊”已给粤西沿海市县造成了严重灾情,时隔不到两月,“海鸥”将沿着相似的路径再度袭击粤西,加上风暴潮的共同影响,将给上次受灾地区再次带来狂风、暴雨、大潮、大浪,需重点做好如下防御工作:.
1.海上过往船只、海上作业人员需及时回港避风;加强滨海旅游景区的管理,及时关闭海水浴场、海上娱乐场所,及时撤离相关人员和游客。
2.沿海市县需做好建筑工棚、人工构筑物、户外广告牌、道路绿化树木等的防风加固工作。人员切勿随意外出,确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员及时转移。
3.粤西部分市县将有大暴雨到特大暴雨,需注意防御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山洪地质灾害。
4.粤西市县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