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性病,近年来又有新的发生。骨与关节的梅毒是全身性梅毒感染在骨与关节的表现。由于感染时间和途径的不同,梅毒又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因梅毒孕妇体内的梅毒螺旋体侵犯胎盘后,经脐带静脉而侵入胎儿之后致病的,属于先天性梅毒。此类梅毒早期即可以产生骨关节病变。后天性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由皮肤或黏膜接触,自裂口及破损处侵入而致病,在二,三期的时候会引起骨骼的改变。
症状
典型症状:受累肢体肿胀,压痛,肌肉萎缩等
相关症状:梅毒感染烦躁不安消瘦骨痛发炎塌鼻梁
病因
梅毒是因感染梅毒螺旋体而引起的,是性病的一种。后天性梅毒第一期不侵犯骨与关节,第二及第三期均可致骨及关节的病变。
按病变的发展过程可将梅毒分为三期:
1.一期梅毒
为局部感染后产生增殖性炎症。可形成“硬性下疳”。
2.二期梅毒
为发疹期。多在感染后1~3个月出现。因螺旋体经血流传播全身,形成普遍的淋巴结肿大。
3.三期梅毒
在此期骨、肝、心血管及神经系统均可以受累。多在数月至数十年后才发病。
骨与关节的梅毒也可以分先天性与后天性。除先天性早期骨梅毒的骨软骨炎有其特殊的表现外,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病变在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及X线所见各方面大致相同。
诊断
梅毒在诊断上并不十分困难,根据其发病史,发病的时间,临床表现,X线上的改变及康华氏血清反应呈阳性等不至造成误诊及漏诊,但早期梅毒骨关节病变应注意和风湿性关节炎,结核性关节病相区分,晚期应与慢性硬化性骨髓炎及骨肉瘤相鉴别。
鉴别诊断
(1)梅毒性骨膜炎需与婴儿骨皮质增生症鉴别,两者均有长管状骨多发,对称的层状骨膜,但后者干骺端一般不受累,且多发病与出生后两个半月,5个月后少发病,该病为自限性疾病,不影响生长,发育,数月后常可自愈。
(2)梅毒性骨软骨炎需与坏血病,佝偻病鉴别,前者血清梅毒酶标阳性,可有“夹心饼”征,而后者较少发生于6个月以内婴儿。
(3)梅毒性骨髓炎应与化脓性骨髓炎鉴别,前者RPR阳性,常伴多发,对称骨膜炎,干骺炎,死骨较细小或无,后者起病急,骨破坏由干骺端迅速向骨干蔓延,引起大面积骨破坏及大块死骨坏死,骨质增生明显,形成骨包壳。
(4)早期梅毒骨关节病变应注意和风湿性关节炎,结核性关节病相区分,晚期应与慢性硬化性骨髓炎及骨肉瘤相鉴别。
治疗
骨与关节梅毒的治疗原则为全身治疗及局部治疗相结合,但以全身疗法为主。
常用的驱梅疗法:
1.油剂青霉素疗法
2.砷铋联合疗法
预防
梅毒是以性接触为主的传染病,是可以预防的,从长远的观点看,应大力开展对梅毒致病的原因及该病对人体的危害性的宣传,设法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及道德观念及加强法制的监督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建立性病防治网,使梅毒患者早期得到诊断,及时得到正确的治疗。
并发症
本病当颅骨受累时,颅骨上可触及多个不规则的肿块呈弹韧性硬结,有时可穿破成溃疡,若向深部发展也可侵犯颅骨内板,并向内穿破致梅毒性脑膜炎。
晚期梅毒患者可发生梅毒瘤性关节炎,多侵犯四肢大关节,发生于膝关节为最多,轻痛,运动受限,少数梅毒瘤可破溃形成瘘管,X线表现为关节的软组织肿大,骨质有增生及破坏。
专业护理
①热情接待,服务热情、细致、耐心、周到。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高度责任感,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一切心理治疗的保证。使她们以正常心态面对疾病,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护理。
②通过与病人的交流进行疾病知识宣教,根据不同的文化程度进行有关本病的健康教育,讲解梅毒各个分期、临床表现、感染途径及防治常识,使患者认识到只有坚决杜绝感染途径,坚持早期、正规、足量的治疗不但可以治愈还可避免传给下一代。对梅毒规范化治疗后需要随诊和复查的时间以及梅毒孕妇所生新生儿的诊断和治疗情况等知识做详细的介绍和解释,使病人尽快适应母亲的角色。要严格执行婚前梅毒血清学检查,以避免婚后怀孕才被发现,重视产前检查,如发现梅毒,不论既往是否接受抗梅毒治疗,均应给予抗梅毒治疗。
③尊重病人,保护病人的隐私权。
④做好家属工作,让家属安慰鼓励患者。
宋永忠教授
宋永忠老师,世界中医骨伤联盟主席、宋医堂健康管理集团创始人、CCTV-1健康顾问、天天养生堂健康嘉宾、北京北苑中医门诊部院长、团中央青企副秘书长、中医师承导师、中医世家、骨伤专家、京城名医。
宋永忠大夫:副主任医师、出身名门、中医世家、秉承医理、自成一脉;以宋氏中医正骨、宋氏气血调理,成为中式正骨的传承核心(治疗患者数万人,培养正骨学生上万人,收徒多人)
出版著作:《中国推拿治疗学》《实用骨伤痛症学》《颈椎整脊学》《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慢性腰腿痛》《骨质增生症与骨质疏松症》《股骨头坏死》《耳针学》《头针学》《国际中医骨伤推拿医师交流手册》《整脊基础与脊柱病诊断》《整脊技术学》《胸椎整脊学》《腰椎整脊学》《整脊保健学》《国外整脊技术》《捏捏揉揉小儿安》《中医养生学》等四十余部著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