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患儿,出生6天后因为梅毒抗体阳性以及皮肤黄染,于6月26日第一次入住儿科。经检查其梅毒抗体和TPPA(即梅毒颗粒凝集试验)均提示阳性,RPR(即梅毒滴度检查的数值)为1:,梅毒阳性非常强。经过一个疗程的驱梅治疗后,RPR数值降为1:16;8月26日,第二次入院治疗后,RPR数值降为1:4;10月17日第三次入院治疗14天后,RPR转为阴性,已经临床治愈。
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所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主要传播途径有性接触、母婴传播,少数可通过内衣裤及日常用品间接感染。按传播途径的不同而分为后天梅毒和先天梅毒。先天梅毒是指由母婴传播导致的感染。上述病例中的婴儿即属于先天性梅毒患儿,其父母均为梅毒患者。
未经治疗的先天梅毒患儿可导致哪些损害呢?
1.皮肤、粘膜损害,皮疹常在出生后2-3周出现,初为粉红、红色多形性斑丘疹,以后变为棕褐色,并有细小脱屑,掌、趾部还可见梅毒性天疱疮。
2.肝脾淋巴结肿大,多数患儿可出现黄疸、肝功能受损。
3.骨损害,骨膜炎、骨疼、肢体软瘫等。
4.梅毒性角膜炎,晚期先天梅毒有50%可出现此种病变。
5.神经系统受累,表现为急性化脓性脑膜炎
6.神经性耳聋,多发病突然,可伴有头晕和耳鸣。
当然,如果先天梅毒患儿,早发现、早治疗,通过及时、正规用药,并定期复查巩固强化治疗,直至滴度持续下降,并最终转阴后,以上并发症是很少出现的,他们是可以和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学习的。
这名患儿是不幸的,因为父母原因导致出生时就带着疾病来到世间。但他又是幸运的,因为及时干预、有效治疗,最终回归了健康。所以,无需“谈梅色变”,及时正规治疗是关键。当然,如果母亲在孕期及时正规治疗,进行母婴阻断,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将疾病传染给孩子。
文/儿科王莉
年轮在变专业不变患者在变感动不变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