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召开年全省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应急工作会议,总结年全省疾控与卫生应急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任务,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朱宏出席并讲话,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玉润对下一步工作作具体安排。
朱宏充分肯定全省疾控和卫生应急队伍在各项工作特别是疫情防控中作出的突出贡献,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有力保障,实现了“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朱宏讲话
他指出,年全省疾控与卫生应急工作主要有“一显著、四提升”: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效显著。一是先后修订5版应急处置预案,因时因势调整防控政策;二是组建1.4万余人的三级流调梯队,全省一盘棋调派流调人员余人次;三是坚持分片区包干指导,第一时间派出省指导组赴现场全程驻点指导;四是落实四方责任、全力推进疫苗接种,全省累计接种1.31亿人、3.37亿剂次,接种量、接种服务能力、单日最高接种量均居全国第一,60岁以上人群第1剂次覆盖率由全国第30位攀升至第6位,为疫情防控筑牢免疫屏障。
年,成功控制“广州5.21”“深圳6.14”疫情等13起本土疫情,积累了超大城市控制变异毒株的经验,“三区打法”“四点同时”等广东战法为全国疫情处置提供有益借鉴。
重大传染病防控水平明显提升。~年全省甲乙类传染病年均发病率较之前(~年)稳步下降,艾滋病年增长率稳步下降,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稳步下降,艾滋病、结核病、梅毒防治示范区工作形成一套广东防控模式,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高度肯定。登革热、流感、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急性传染病发病率稳中有降,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极低水平。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力度稳步提升。慢病防治网络更加健全,早筛早诊早治工作稳步推进,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疾病防治成效显著,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等核心指标优于国家要求。在全国率先开展省际流动人口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主动排查及服务管理工作,协调政法部门牵头率先出台全省长效针剂使用实施方案,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肇事肇祸事件得到有效遏制,严重精神障碍平安建设考核连续4年保持全国前3。
疾控体系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1+6+N”疾控体系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省疾控中心检测培训“两平台、一中心”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大部分市级疾控中心具备基因组测序能力,部分市级疾控中心配备了移动P2检测车,市县疾控中心全部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省市县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响应能力持续提升,核化卫生救援体系进一步筑牢。率先在全国建成智慧化多点触发疾病防控预警系统,疫情早发现能力明显增强。推动升格成立“省公共卫生与重大疾病防治领导小组”,在全省所有村(居)建立公共卫生委员会,公共卫生工作机制更加完善。
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工作能力快速提升。年全省成功处置一般及以上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7起,有效控制H5N6、H9N2等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打通道路交通事故院前救治、院中急救“绿色通道”,年全省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6%,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取得历史最好水平。升级建设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国家移动核辐射处置等3支国家卫生应急队,极端条件下队伍综合救援能力大幅提升。
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当前面临的复杂形势,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做好各项工作。一是要慎终如始,全力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二是要推动疾病防控和卫生应急工作更高质量发展;三是要狠抓落实,着力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隐患。
▲张玉润讲话
年是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张玉润表示,年全省疾病预防控制与卫生应急工作应遵循以下要求:一是慎终如始,持续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二是常抓不懈,扎实做好疫苗接种工作;三是多病共防,统筹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四是因病施策,分类做好慢性病、地方病等防控工作;五是久久为功,稳步做好疾控和卫生应急能力提升工作。
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余德文、省疾控中心主任邓惠鸿,委机关有关处室,省疾控中心、医院、职防院、结控中心、精卫中心、卫生监督所、医院、宣教中心、心血管病中心、癌症中心、皮防中心、牙防中心,医院医院、省预防医学会等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到主会场参会,21个地级以上市和有关县(市、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公共卫生机构及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在分会场参会。
4月~6月
广卫君集结了肿瘤领域权威专家
在广东卫生在线视频号
开设“开讲啦!大医生”直播
带你重新认识肿瘤
想了解更多,记得后台留言
添加广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