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著名作家李永平昨日下医院病逝,享年71岁。李永平年生于英属婆罗洲沙捞越邦古晋市。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比较文学硕士、圣路易华盛顿大学比较文学博士。曾先后任教台湾中山大学、东吴大学、东华大学。著有《吉陵春秋》《大河尽头》《雨雪霏霏:婆罗洲童年记事》等,并译介有V.S奈保尔、保罗·奥斯特等名家作品。
愿我们还能相逢在文学的世界中。
说到李永平,这个名字可能大陆读者还不熟悉,但他其实80年代就以连作小说《吉陵春秋》一鸣惊人,博得颜元叔、余光中、王德威、齐邦媛、龙应台等人的赞誉,并凭借这部作品入选了“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应该说他是“一百强”中唯一一位至今没有进入大陆读者视线的遗珠——从未有作品被引进,《吉陵春秋》在台湾亦绝版二十余年。李永平的写作,风格独具,兼以南洋浪子之身书写方块字,有文体家之美誉,加上英美文学专业的深造,其作品亦深得后殖民写作之神髓。进入新千年之后,李永平创作的大河小说《大河尽头》更分别入选了《亚洲周刊》08、10年度十大中文小说。
今天,分享一篇编辑藤原琉璃君为李永平及其作品的撰文。
原文题目:东南亚溯流作者|藤原琉璃君
距离的远近与了解的浅深并非正相关“在南中国海的彼端、离我们不远之处,赤道日头炎炎下的世界第三大岛,有着最深邃、神秘、幽黯的原始雨林。”
《大河尽头》
《大河尽头》腰封上这句文案背后隐藏着暗锋:距离的远近与了解的浅深并非正相关。
大部分中国人的视野里,若非南海领土争端,“东南亚”三个字几乎可以被“新马泰”所取代,而“南洋”这个中国传统词汇也已湮没在战后这几十年的民族国家兴起中。我们一方面和这些国度做着近邻,一方面对这些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差不多同龄的国家毫无了解。
东南亚
东南亚研究、民族主义研究大家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比较的幽灵:民族主义、东南亚与世界》的导言中为我们回溯了这大半个世纪以来的历史,这位《想象的共同体》的作者不乏戏谑地称:
“东南亚”这个词只是在年夏,随着蒙巴顿的“东南亚司令部”的设立,才作为一个重要的政治术语问世;该司令部是更传统的印度司令部的支脉,但是它驻扎在康提,所司的领土职责包括斯里兰卡和英属印度的东北边疆(两者都不在今天的“东南亚”),却排除了荷属东印度群岛(直到年7月),还有菲律宾。
如果按照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体》(增订版)中对基于认同需要在民族塑造中产生的上溯式立传的讲法,二战命名了一战,“东南亚”这一命名显然是对下述事实的反应:历史上首次有一个单一势力——裕仁天皇的“皇军”——有效地控制了英属缅甸和西属-美属菲律宾之间的整片地带。
吊诡的还不止这个,浩瀚大洋上星星点点散落着的诸多岛屿,有着更多悲欢荣哀。尽管我们几乎可以认为中文语境下的“东南亚”是“东南亚洲”的简称,却不得不面对,东南亚的区域内包含着西新几内亚的现实——它是大洋洲的一部分,却在年被买下并入荷属东印度群岛也就是日后的印度尼西亚中。(尽管它并不在原先荷兰向印尼移交的领土范围之内,但还是在年落入苏加诺之手。)
二战后民族国家兴起的浪潮中,世界第三大岛——加里曼丹,更成为几方争夺的焦点。
荷兰人的殖民统治因着近世荷兰自身国力的衰弱在战后的东印度群岛一败涂地,甚至连他的语言都不像其他前殖民地国家那样被当地民众接受并成为通行语。尽管在这个新兴国家之中,传统的爪哇势力仍然发挥着主导作用,爪哇语也至今是印尼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但印度尼西亚国语却选择了马来语的变种——印尼语,两种语言之间的差距仅像英语和美语那样。作为“超超集体物品”(hypr北京中科医院好不好北京哪里有治疗白癜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