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两名医生被处理原因太离奇

去年,江苏仪征53岁的周先生因尿路结石,医院住院。今年3月24日,因为有高血糖,前往该院检查。中午时分,他去打印报告单的时候,问题发生了。什么问题呢?电脑打印系统自动将他去年的尿检报告也打印了出来。他也不懂,就一块拿给医生看。结果,内科医生一看,吓了一跳。尿血红细胞指数高达两万多,就让他赶紧去泌尿外科。泌尿外科医生一看,也吓一跳,就让他赶紧去住院部。住院部值班医生一看,也吓一跳,就让他赶紧住院。这接二连三的吓一跳,谁受得了?于是,被这三连跳吓得惊魂失措的周先生,想也不想的就办理了入院手续。结果,可想而知。入院后,检查结果显示一切正常,根本就无需住院。几位医生“手牵手心连心”的一个紧跟着一个踩坑,全部误将去年的报告,错当成了当天的检查结果,接二连三的作出了一个错误的诊断。这下,周先生不干了。既然自己没病被误诊为有病,那这两天的医疗费,误工费,交通费,总该赔吧?可是,医生不干!为啥不干呢?因为,周先生虽然住院前没病,可住院后却有了病。啥病?性病。医生向他出示了一份住院检查的新的血检报告。报告显示,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阳性。也就是说,他患上了梅毒。这还得了!这就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毛病,这还是生活作风上的毛病。当时站在一旁的周夫人见此,一把将单子撕了,扔他脸上,河东狮吼:是离婚还是怎么说?!就在夫妻俩吵得不可开交,周先生百口莫辩,即将面临家庭破裂之际,还是医生的一句话,拯救了百思不得其解的周先生,挽救了这个走到了悬崖边的家庭。医生一句什么话?医生打电话过来说,周先生并没有性病,医院弄错了报告。你说,是让人哭好,还是笑好?假做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如果说去年的检查报告今年混淆还能理解,可这今年住院当日的检查查,也会弄错?你信吗?别说周夫人不信,就连周先生自己都不信!于是,为了自证清白,进一步撇清,这位倒霉的周先生又前医院检查。结果报告显示,梅毒检测真的是阴性。再牛掰的编剧,也写不出现实的精彩。这一波三折,让人情何以堪?目前,医院已对涉事的两名医生进行了处分,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整改。这种失误当然是一定要承担责任的,该负的责任就要负,该追究就要追究,只要问责不是过度,只要惩错相适,精准不左,就无可厚非。其实惩罚的不是失误,而是责任意识的淡薄。所以,这两名医生板子挨的一点不冤。有人说过,这个世上只有两个行业最讲职业道德: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医师。前者他人将一生命运交付,后者他人将自己性命托付。所以,人们对医生有更高的职业要求。扁鹊曾言:“大医精诚”。后来有人又补上了一句“敬畏生命”。孙思邈也说过:“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我国医学生誓言开篇就提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些都只为说明一个道理:“医者应时刻心怀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患者将自己的健康、性命交托到医生手上,医生理应不负所托,全力以赴。作为关系到患者生命健康的学科,医生是一个容错率极低的行业,很少有人心平气和的接受医生犯错。但是,不应该犯错和不能容忍犯错是两回事。毕竟医生是人,不是机器,更何况就算是机器,也有发生故障的时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医生不是神,也会有犯错的时候,这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但是,有些错能犯,尤其是千万别犯态度错误,特别是细节上的错误。其实,很多时候,人们不是不接受医生技术错误,而是不肯接受责任事故。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往往决定成败。比如,医院的这次医疗纠纷,如果涉事的几位医生,稍微心细一点点,认真负责一点点,看一下检验单下面的日期,稍微注意对比一下,这样的荒唐乌龙事件就根本不会发生。胆大心细是一名医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也就是孙思邈所说的行方智圆。身为医生,一定要有敬畏心,一定要尊重医疗原则规范。因为那些规则制度都是前人血淋淋的经验教训总结。医疗质量核心制度规范,表面看起来束缚着医生,但其实是对医生进行着多重保护,尽量避免犯下错误。当然,必须指出的是,医生和患者之间,没有谁想害谁,无论如何,医生都为病人病情往好的方向发展去考虑和决定,这是医生写进血液里的。所以,对于出现任何问题都要带着善意去看待,不要带着质疑去想问题。可以肯定的说,任何一次医生犯下的错误问题,都绝对不会存在害人之心!即便撇开医者仁心不说,也绝没有哪一个医生会傻到拿自己的职业生涯去开玩笑。但是,这并不是说医生犯错就不应该去追究,去思悔!犯错若不反思,则原谅毫无意义。也只有当错误引起反思,才会得以进步,从而使犯错误的几率更小。只有认识到存在的问题,然后努力去纠正改变,才是人间正道,才是刺破医患关系黑暗天幕的那道光。所以,医院这起“没病收住院”的乌龙事件,应该引起我们警惕!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anbaojipingcewang.com/wqmdyf/1060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