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的诊断治疗及随访

梅毒、艾滋发病率越来越高,尤其青少年、老人、梅毒孕妇。一方面是由于梅毒太狡猾,是万能模仿者,很多梅毒可以无症状,另一方面很多人性病防范意识不够,还有一方面梅毒知识更新太快,存在治疗失败的情况,很多时候没有统一的方案,常规的书本已经不能满足治疗的需求,不正规治疗、随访比较常见。

定义: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后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进入人体后可播散至各个器官,引起相应的症状和体征,也可以呈潜伏状态。分为先天梅毒和后天获得性梅毒。

流行病学状况:

年四川报道梅毒近3万例,理论上讲还存在很多未检查的梅毒患者,实际梅毒患者远高于报道数据。

大学生必须加强性病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以减少性病的发生。

年新英格兰杂志报道中国每1小时,就有1名梅毒患儿。最高峰每小时有1.5名,年小时约0.5名梅毒患儿。梅毒孕妇越来越多。中国梅毒孕妇治疗率只有80%,远低于目标95%。

传播途径:

临床表现:

梅毒为万能模仿者,尤其是二期梅毒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皮肤表现,可以引起机体各个脏器的损害。一期、二期梅毒有20-65%可进入血脑屏障,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其中很大一部分可以自行清除,多数为无症状感染者,少数可以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晚期梅毒传染性较低,但对脏器损害较重,其中有一半是潜伏梅毒引起。

实验室检查:

主要靠血清学检查。

1.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一期、二期梅毒皮损予以暗视野显微镜检查。阴性不一定排除梅毒。

2.血清学检查:

一般感染4-6周后才能检查出。

特异性梅毒血清学试验:

非特异性梅毒血清学试验:

3.病理检查

4.怀疑神经梅毒有条件行脑脊液检查

治疗:

CDC推荐治疗方案有15%-20%的失败率。没有判断治愈和无效的明确标准。分期不明的梅毒,建议按照三期梅毒处理。梅毒治疗是动态过程,有很多不可预知的情况。规则的随访,是预防复发及治疗失败的前提。越早期的梅毒越容易传染给胎儿。

部分患者在治疗早期可能出现吉海反应,需提前用强的松预防吉海反应的发生。

检查结果的判读:(难点)

对结果的判断不能单凭一次化验单判断。必须结合患者以往的病史、临床表现,多次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没有判断治愈和无效的明确标准。

1.TPPA+,RPR-:

很多皮肤科医生认为这代表梅毒已经治愈,不需要治疗。这种说法对吗?

显然是不对的,他有6种可能。我们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

2.TPPA-,RPR-:

能排除梅毒吗?不能。实验室误差,晚期梅毒,早期梅毒,AIDS等免疫功能缺陷的病人这4种情况,都可能出现假阴性的情况。

3.血清固定,复发及再感染的鉴别:

绝大多数梅毒患者经治疗后非特异性抗体不能转阴,很多时候会终身存在。这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很多时候要综合判断抗体不能转阴的原因,是血清固定,治疗不彻底,还是再次感染梅毒,很多时候三者之间往往不能明确判断。原因不一样,治疗方法是完全不一样的。

随访:

梅毒病人必须要坚持正规的随访,正规的随访是判断疗效的关键。随访时间2-3年。

总结:

梅毒的治疗是动态的过程,有很多不可预知的情况。规则的随访(2-3年),是预防复发及治疗成功的前提。越早期的梅毒越容易传染给胎儿。任何治疗方案都可能失败。目前没有标准的判断疗效的指标。晚期有器质性损害的梅毒有一半是潜伏所致,不要轻视潜伏梅毒。对于治疗失败的,效果不好的,不能保证正规随访的,可以再次治疗,或者延长治疗时间。青少年一定要有相应的防范意识,重视梅毒孕妇的早期治疗。

(很多图片内容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刘全忠教授、首都医科大学伦文辉教授、南方医科大学杨立刚教授、杨斌教授、苏州大学施辛教授、浙江大学陈浩教授,主要内容来自杨斌教授、刘全忠教授。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anbaojipingcewang.com/wqmdwh/747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