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处于流感疫情高发季节,~年冬季报告病例数明显高于往年同期水平。国家卫生计生委1月8日发布了《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年版)》,以下为文案全文缩减版:
(强烈建议家长收藏)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
(年版)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暴发和流行。
流感起病急,虽然大多为自限性,但部分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可发展至重症流感,少数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或多脏器衰竭而死亡。重症流感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年幼儿童、孕产妇或有慢性基础疾病者等高危人群,亦可发生在一般人群。
流感病毒是怎么传染的?
(一)传染源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受感染动物也可成为传染源,人感染来源动物的流感病例在近距离密切接触可发生有限传播。
病毒在人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毒3~6天,婴幼儿、免疫功能受损患者排毒时间可超过1周,人感染H5N1/H7N9病例排毒可达1~3周。
(二)传播途径
流感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人感染禽流感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受感染的动物或受污染的环境而获得。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相应亚型的流感病毒感染。
(四)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
人群感染流感病毒,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应给予高度重视,尽早(发病48小时内)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
流感临床表现和并发症有哪些?
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2~4天。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病例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降低。
(一)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
部分以呕吐、腹痛、腹泻为特点,常见于感染乙型流感的儿童。
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
(二)并发症
肺炎是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他并发症有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害、肌炎、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和脓毒性休克等。
1、肺炎
流感并发的肺炎可分为原发性流感病毒性肺炎、继发性细菌性肺炎或混合性肺炎。流感起病后2~4天病情进一步加重,或在流感恢复期后病情反而加重,出现高热、剧烈咳嗽、脓性痰、呼吸困难,肺部湿性罗音及肺实变体征。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以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为主。
2、神经系统损伤
包括脑炎、脑膜炎、急性坏死性脑病、脊髓炎、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syndrome)等。
3、心脏损伤
心脏损伤不常见,主要有心肌炎、心包炎。可见肌酸激酶升高、心电图异常,重症病例可出现心力衰竭。此外,感染流感病毒后,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相关住院和死亡的风险明显增加。
4、肌炎和横纹肌溶解
主要症状有肌痛、肌无力、肾功能衰竭,血清肌酸激酶、肌红蛋白升高、急性肾损伤等。
5、脓毒性休克
表现为高热、休克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等。
流感该如何治疗?如何用药?
(一)基本原则
1、对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尽早隔离治疗。
2、住院治疗标准(满足下列标准1条或1条以上):
(1)妊娠中晚期妇女。
(2)基础疾病明显加重,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肝硬化等。
(3)符合重症或危重流感诊断标准。
(4)伴有器官功能障碍。
3、非住院患者居家隔离,保持房间通风。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儿童和老年患者。
4、流感病毒感染高危人群容易引发重症流感,尽早抗病毒治疗可减轻流感症状,缩短流感病程,降低重症流感的病死率。
5、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仅在流感继发细菌性肺炎、中耳炎和鼻窦炎等时才有使用抗生素的指征。
6、儿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药物以及其他水杨酸制剂。
(二)对症治疗
高热者可进行物理降温,或应用解热药物。咳嗽咳痰严重者给予止咳祛痰药物。根据缺氧程度可采用鼻导管、开放面罩及储氧面罩进行氧疗。
(三)抗病毒治疗
1、抗流感病毒治疗时机
发病48h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流感并发症、降低住院患者的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发病时间超过48h的重症患者依然能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
重症流感高危人群及重症患者,应尽早(发病48h内)给予抗流感病毒治疗,不必等待病毒检测结果;如果发病时间超过48h,症状无改善或呈恶化倾向时也应进行抗流感病毒治疗。
无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发病时间不足48h,为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也可以抗病毒治疗。
2、抗流感病毒药物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对甲型、乙型流感均有效。
(1)奥司他韦:成人剂量每次75mg,每日2次,疗程5天,重症病例剂量可加倍,疗程可延长。肾功能不全者要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
1岁及以上年龄的儿童应根据体重给药:体重不足15Kg者,予30mg每日2次;体重15~23Kg者,予45mg每日2次;体重23~40Kg者,予60mg每日2次;体重大于40Kg者,予75mg每日2次。
对于吞咽胶囊有困难的儿童,可选用奥司他韦颗粒剂。
对用药过程中无效或病情加重的患者,要注意是否出现耐药。
(2)扎那米韦:适用于成人及7岁以上青少年,用法:每日2次,间隔12小时;每次10mg(分两次吸入)。但吸入剂不建议用于重症或有并发症的患者。
(3)帕拉米韦:成人用量为~mg,小于30d新生儿6mg/kg,31~90d婴儿8mg/kg,91d~17岁儿童10mg/kg,静脉滴注,每日1次,1~5天,重症病例疗程可适当延长。目前临床应用数据有限,应严密观察不良反应。
离子通道M2阻滞剂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仅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效,但目前监测资料显示甲型流感病毒对其耐药,不建议使用。
注:
1.妊娠期妇女发病,治疗参考成人方案,避免使用妊娠禁忌药,治病与安胎并举,以防流产,并应注意剂量,中病即止。
2.儿童用药可参考成人治疗方案,根据儿科规定调整剂量,无儿童适应症的中成药不宜使用。
该如何预防流感?
(一)疫苗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推荐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流感高危人群,应该每年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二)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只能作为没有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能力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的紧急临时预防措施。可使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
(三)一般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主要措施包括:
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
得了流感怎么办?
1、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当清淡易于消化且富有营养。
2、遵照医嘱按时服药。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病情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严重呕吐等变化时,应及时就医。
4、去医院就诊时,做好自身的防护(如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5、体温恢复正常、其他流感样症状消失48小时后,方可复工复课。
6、所有家庭成员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并做好个人防护,近距离接触流感患者时,应戴口罩;直接接触患者后,或处理患者使用过的物品、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当使用清洁剂洗手或者使用消毒剂消毒双手。
7、其他家庭成员应尽量减少与流感患者的接触机会,尤其是未感染流感的孩子,尽量减少与患者的接触。如有条件,建议对患者隔离休息治疗。
医院无国界爱心工作室,由北京无国界爱心公益基金会与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丰台疾控中心共同筹建,共推快速通道式艾滋病防治全程支援式服务。力求打通三方社会服务间的壁垒,为病患提供便利、零歧视和更加有效可及的艾滋病治疗与关怀服务。
遇到麻烦?
遇到问题?
找医院无国界爱心工作室!
我们会为你服务!
:医院无国界爱心工作室解放军医院门诊楼西区室: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7:00:丰台区岳各庄(1号线五棵松站D口出再换、到岳各庄站下即是)
:(潘潘)(钢蹦儿)
可靠证据
U=U测不出=不具传染力
如果你想要做检测
点击文章:
为爱测
长期免费申领HIV检测试剂
本文来源:新浪、国家卫计委
图片来源:百度
编辑:Eason
排版:Eason
如有侵犯您正当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最短时间内删除,并致以歉意。
感染了艾滋病毒积极治疗可以和普通人一样生活
可靠证据
U=U测不出=不具传染力在年起飞
高度推荐
告诉你为什么要HIV暴露前预防PrEP?
什么叫用药依从性,你了解吗?
感染者吃药的困忧,我们给你解答!
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想增加免疫力吗?直接看图!
回复“0”:~无国界爱心工作室检测~回复“1”:~互联网HIV检测~回复“2”:~正向新生命系列~回复“3”:~阻断药~回复“4”:~尖锐湿疣~回复“5”:~梅毒~回复“6”:~吸烟喝酒~回复“7”:~窗口期~回复“8”:~寿命~回复“9”:~往期文章~回复“10”:~HIV快速检测服务~回复“11”:~免疫重建生活指南~回复“12”:~新服药患者指南~回复“13”:~四免一关怀~
不能忽视梅毒检测,直接找无国界爱心工作室!
HIV检测
不要等来不及了,才想起我们!
刚服药的病友遇到问题?无国界爱心工作室来解答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