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好书榜每月一次,每次按八个门类——文学、艺术、人文、社科、财经、新知、生活、少儿来推荐好书,每个门类推荐最受推崇也最值得阅读的20本书。2月好书榜,我社《天才,狂人与梅毒》入选了“新知类”好书推荐的榜单。
《天才,狂人与梅毒》通过查阅文献,综合各种资料,大胆地推测历史上的众多名人都是因患梅毒死亡,从全新的角度揭示了天才、狂人们不为人知的一面,他们因梅毒而饱受到了如癫如狂的极度快乐,更因梅毒达到了艺术创作的高峰。该书揭示了天才狂人鲜为人知但非常深切的生命体验,对于我们了解天才们的传奇人生提供了一个特别的视角。
——————————————————————————————————
前 言
年,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21岁,这年夏天她跟尼采曾经交往密切。年,在加入弗洛伊德的小组时,她带着跟尼采交往的许多轶事。尼采告诉了她一些秘密,这是形成尼采后期哲学的许多惊人内幕。弗洛伊德与他的追随者(包括当时跟弗洛伊德关系还很好的古斯塔夫·荣格)对尼采的生活非常感兴趣,包括梅毒对他的哲学是否产生影响。
年,柏林的神经系统精神病学家默比乌斯第一次揭露了尼采的诊断书。他写道,早在年,即尼采遇到莎乐美的前一年,就已经表现出因为梅毒所引起的兴奋,这是梅毒末期疯狂的前兆。弗洛伊德小组知道这件事以后,肯定质问过莎乐美有关尼采当时心理状态的种种。但她坚决认为,谈论尼采已逾越界线。我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我读了十几个版本的莎乐美与尼采的故事,发现没有人确切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这年夏天,他们在精神上的关系还相当密切,仅仅几个月之后,尼采就满怀敌意地批评她:如果我现在拒绝你,就是完全谴责你。这把剑挂在你的上头。根据有些人的看法,尼采是因为向莎乐美求婚被拒,导致整个人都崩溃了。也有些人说,是因为尼采跟理查德·瓦格纳是好朋友,是拜罗伊特同性恋圈子里的人,而莎乐美对于散播鸡奸的传闻感到有罪恶感。又或许是她编造了求婚的事情。在探索这件事情之后,我发表了《尼采的秘密》一文,讨论了有关尼采传说的矛盾之处。但是梅毒以及梅毒在年夏天所扮演的角色,仍然使我十分困惑。
尼采染上梅毒的反应是什么──假设他知道的话?尼采曾经说过,莎乐美和他们的朋友保罗·雷,是他唯一可以讲真心话的两位知己。那他有没有将梅毒这个秘密透露给莎乐美呢?许多学者认为,年1月3日,尼采在意大利都灵的广场崩溃发疯之前,梅毒完全没有影响尼采。这跟默比乌斯的诊断书正好相反,真是如此吗?尼采的疾病相当传奇,他曾经因为偏头痛与胃肠的疾病,一年之内在病床上躺了天。他承认自己等于八分之七的盲人。我很好奇的是,他的身体状况是不是因为梅毒造成的?尼采时代对于梅毒的认识有多少?当时的医生能够预先告知他什么?
19世纪与20世纪初期关于梅毒的医学书籍,虽然插图极其丰富但是文字浅显,显然是给门外汉看的。阅读这些旧书,我看到尼采从年在巴塞尔大学请病假开始,历经10年极其痛苦的煎熬,而这正是典型的梅毒发病过程。他对自己的健康有深刻反省,经常难以忍受这痛苦,这些能否证明此疾病逼得他发疯?
奥图·艾瑟是尼采的医生,尼采写信跟他说:“我的存在是可怕的负担。如果我没有做那些很具启发性的心理与精神的测试和实验,以这种痛苦的状况,我几乎要完全宣告放弃……整体而言,我比以前快乐。只不过还是很痛苦,一天有好几小时觉得像在晕船,处于半瘫痪的状态下很难说话,然后是猛烈的发作。”
我想知道同样的情况是否也发生在其他人身上,因此我翻阅了法国三位曾经罹患梅毒的名作家传记,分别是波德莱尔、莫泊桑、福楼拜。他们都遭受多年的痛苦,而且长期以来一再旧病复发,都曾经找梅毒专家以水银治疗,不过很少提到这些痛苦与梅毒有关,甚至完全没有提到梅毒这回事。从尼采与这三位法国作家开始,我走上了探索其他已知罹患或疑似罹患梅毒之人的历程。
我的发现令人讶异。19世纪后期,梅毒专家阿尔弗雷德·富尼耶估计巴黎大约有15%的人感染梅毒。不过,无论是在回忆录或是传记,都很少有人做这方面的叙述,得过梅毒的人也很少写下他们的亲身经验。梅毒是生活中不可告人的秘密,诊断结果只能偷偷告诉最亲密的友人,以保秘密不会外泄。这种事情羞于告诉别人,所以日记上不会记载,通信时也只以密语拐弯抹角地提到。我很好奇,19世纪的传记文学行文间有多少是隐含着梅毒的意思的?
年,小说家茨威格指出,20世纪初维也纳每10个年轻男子就有1~2位诊断出感染梅毒(通常是因为嫖妓)。染病之后许多人只能听天由命。一个年轻人(或是老年人,或是女人)听到诊断出感染梅毒这个噩耗,应该怎么办呢?首先面临道德上的困境:完全禁欲或是冒着传染给爱人的风险。梅毒在开始的前两年传染力很强,然后逐渐降低,可持续七年。当时的治疗药品是有毒的水银与砒霜,有时会产生和疾病本身一样糟糕的严重副作用。染有梅毒的妇女,生下的婴儿很快就会长满黑色的硬疮。由于当时的人们误以为这种疾病是遗传性的,梅毒病人害怕会传给后代子孙,结果造成许多家族香火中断。
在梅毒的所有祸害中,最令人害怕的是久病不愈造成的衰弱。梅毒感染初期的症状是长疮,通常是在生殖器,然后是发烧、长疹子以及异常的抑郁。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约瑟夫·穆尔出版了《梅毒现代疗法》一书,描述接下来产生的症状:“下个阶段的期间不确定,从几个月到终生都有可能,不过平均是七年,这段期间没有出现感染梅毒的外显征候。”潜伏期间“表面静止”,但是寄生物已经在身体内部开始进行“温和且长期”进展缓慢的发炎症状。
今天,位于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疾病管制中心,在网站上列出的资料与数十年前穆尔的相同:“梅毒的潜伏期从第二次症状消失之后开始。受感染者如果没有接受治疗,即使未出现症状还是有梅毒。梅毒仍在体内,开始损害内脏,包括脑、神经、眼、心脏、血管、肝脏、骨头与关节。”
由于梅毒会模仿许多病况,因此以“伟大的模仿者”著称。梅毒专家还列出了一张清单,指明梅毒复发时的症状:难以忍受的头痛、骨头与关节疼痛、肠胃严重的疼痛、发烧、失明、耳聋。简言之,身体每个部位都受到慢性复发的痛苦,许多末期患者将会精神错乱与瘫痪。在这之前,出现短暂不受约束和不寻常的行为,这就是疯狂的预兆。在发疯之前,梅毒会经常给予“奖赏”,如浮士德与魔鬼的交易,补偿患者长期的痛苦与失望:患者这时会有充满创意的兴奋喜悦、感觉活力充沛、兴致高昂。说得更精确些,则是表现出感知能力提高、洞察力敏锐,以及几乎堪称神奇的知识体验。19世纪末,人们普遍认为梅毒可以制造出天才,虽然案例很少。
年,那不勒斯流行名为大水痘的传染病,这种病在全身长出奇形怪状的硬块,从此梅毒背负性羞耻的污名达年。大家非常害怕这种疾病,以为只要闻到就会感染。如果有梅毒患者搬到住家附近,即使是麻风病人也会设法防范。茨威格小说中的年轻人,有适当的理由考虑自杀。
今天,大多数医生从来没有见过长期未接受治疗的梅毒患者。教科书所描述的复杂诊断,在医学史的档案数据上蒙尘,网络世界也没有这方面的资料。初期、第二期与第三期的特征众所皆知,但是中间多年的病痛却被遗忘,这些症状就是梅毒模仿其他疾病的,而且不容易确认的。年发现青霉素可以有效治疗梅毒之后,许多医生认为这种疾病的“潜伏期”暂时不会发作,事实上它在身体各部位慢性发炎,不知不觉造成损害。
本书的医学调查,是从年欧洲开始流行该病造成大西洋两岸数百万人的死亡开始,直到年,第一个以青霉素成功治愈梅毒的案例为止。第一部分提供有关梅毒的历史、文化与医学的信息,以及引起梅毒的微小寄生物“苍白密螺旋体”。第二部通过医学与文学传记,调查了几位曾经罹患或疑似罹患梅毒的名人。
对于有争议性的案例,本书则不予讨论。之前的梅毒专家都知道,可以从累计许多“可疑因素”以确认梅毒,也就是利用环境证据的优势。以莫泊桑为例,在医生诊断出他有梅毒之后,他还到处宣扬说:“我得了梅毒!”在发病过程这几年,他所抱怨过的症状,跟疾病控制中心所列举的差不多。莫泊桑最后死在了精神病院,死因是一般精神病瘫痪。不过,由于没有验尸,所以没有证据证明他得过梅毒,事实上当时所有的病例皆非证据确凿。也许他的医生将淋病误诊为梅毒;他所抱怨的各种症状,也可能是其他疾病。他到最后也许有精神分裂症,不过我们不排除他得过梅毒。
至于其他疑似梅毒患者,线索也不是很明确,通常是因为声名狼籍的证人散布谣言。有些人的症状显然是其他疾病,因此可以排除感染梅毒;或者患者在症状较明显的第三期梅毒之前过世,因此无法做出诊断。研究者经常因为不正确的理由而认为患者没有感染梅毒,或是没有发狂,或是缺乏特殊的外在症状,或是伴随其他疾病而被掩盖。有人读过希特勒这一章之后说,谁还会怀疑他得过梅毒?另一位读者则发现,希特勒应该得过梅毒。对于这位读者而言,提出再多的“可疑因素”都不会使他改变观点,因为他分别看待每个线索,都以不确定因素予以否定。
这,就是梅毒的魅力,如同荣格所说的“黑暗中的毒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