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鼠疫的临床分型?
腺鼠疫、肺鼠疫、败血症鼠疫
2.流行性乙型脑膜炎传播途径?检验方法?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蚊虫(库蚊、伊蚊和按蚊中的某些种)叮咬传播,其中三带喙库蚊是主要传播媒介。
检验方法:
A.脑脊液:压力增高,呈非化脓性炎症改变,外观清亮、蛋白轻度增高、糖与氯化物正常、白细胞增高,后期以单核细胞为主。
B.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C.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双份恢复期较急性期4倍以上增高,或急性期IgG抗体阴性,恢复期阳性
D.病毒分离,脑脊液、脑组织或血清分离出乙脑病毒。
E.病毒抗原或核酸的检测,检测到乙脑病毒抗原或特异性核酸
3.流行性乙型脑膜炎阻断传播途径的策略?
A.对病家周围50M范围内居室,进行彻底的药物灭蚊,做好驱蚊防蚊措施。
B.畜生棚迁移蚊虫滋生地及人群居住地,做好清洁卫生工作。定期喷洒
C.散发医院的预防保健科负责指导
D.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首次消毒由所属辖区疾病预防机构消毒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指导。
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阻断措施?
①隔离传染源:流脑病例应按照属地化原则就地隔离治疗,隔离期为自发病之日起10天,或症状消失后3天。
②切断传播途径:防保科对密切接触者观察随访,医学观察10天,活动不限,少接触人,有发病迹象立即就医,预防用药。
③保护易感人群
④开展健康教育
5.麻疹的传染源?传染期?传播途径?
传染源:麻疹病患者是麻疹的唯一传染源,没有中间宿主,也没有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
传染期:发病前2天至出疹后5天均具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此外,还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
6.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原体及分型
病原体:布尼亚病毒汉科坦病毒属
分型:汉滩型、汉城型、普马拉型、杜布罗瓦型
7.人禽流感传播途径?人禽流感实验室依据?
传播途径:
A.呼吸道传播:吸入含有病毒的飞沫和飞沫核
B.接触传播:直接接触(分泌物和排泄物)和间接接触(物品和环境)
实验室依据:病原学检测
8.狂犬病的传染源?动物咬伤后如何处理?
传染源: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的犬、猫、家畜(猪、牛、马等)和野生温血动物。
伤口处理:包括彻底冲洗和消毒处理。伤口冲洗:用20%肥皂水彻底清洗至少15min,然后用生理盐水将伤口洗净。消毒处理: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碘伏)或者75%酒精涂擦伤口。
临床表现:兴奋程度增高,表现为极度恐怖、烦躁。恐水是本病的特殊症状,典型表现为饮水、见水、听到流水声甚至谈论水时,发生严重的咽喉肌痉挛;对风、声、光等刺激非常敏感,也可引起咽喉肌痉挛。常伴全身性痉挛、颈项僵直,呈阵发性发作。辅助性呼吸肌痉挛时可引起呼吸困难。患者神志清楚,多汗流涎等。
9.埃博拉病毒的转运条件?口岸如何判断埃博拉出血热密切接触者?
转运条件:医疗机构一旦发现留观或疑似病例后,应当将病例转运医院隔离。埃博拉疑似和确诊病例采取隔离转运,选用标准负压型救护车,均为一车一人隔离转运,患者须戴外科口罩。密切接触者可用普通救护车转运,一车可转运多人,密切接触者转运时宜戴外科口罩。
口岸卫生检疫发现密切接触者包括:
在飞机上照料护理过病人的人员;该患者的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在机上与患者同排左右邻座各一人(含通道另一侧)及前后座位各一人。
经调查评估后发现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
10.菌痢的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传播,通过感染者粪便污染食物、水、生活用品及手经口感染,亦可经过苍蝇、蟑螂等媒介传播。人与人之间的生活接触传播较为常见。
11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传染源?
传播途径:性传播、经血液途径传播和母婴传播
传染源: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
12.病毒性肝炎分几型?传染源?传播途径?哪种需要疫苗?
分型:五型。甲型病毒肝炎、乙型病毒肝炎、丙型病毒肝炎、丁型病毒肝炎、戊型病毒肝炎。
A.甲型病毒肝炎(年将甲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目前甲肝疫苗有甲肝减毒活和甲肝灭活疫苗)
属于乙类传染病、
传染源:急性临床患者和亚临床型感染者
传播途径:经粪—口传播,常见日常生活、水、食物三种方式
临床分期:黄疸前期、黄疸期和恢复期
临床诊断病例:具有甲肝的临床表现有或无甲肝流行病学史,且血清ALT明显升高和(或)TBIL大于正常上限数值一倍以上和(或)尿胆红素阳性。
确诊病例:符合临床诊断病例,且抗-HAVIgM阳性或抗-HAVIgG双份血清呈4倍升高
B.乙型病毒肝炎
传染源:所携带乙肝病毒的人都是乙肝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HBV主要经血传播、母婴传播及性接触传播
乙型肝炎疫苗预防:P59页
13.布鲁氏菌病属于哪类传染病?传染源?传播途径?
属于:乙类传染病
传染源:疫畜
传播途径:布氏菌可以通过体表皮肤黏膜、消化道和呼吸道侵入机体
14.手足口病传染源?传播途径?流行特征?
传染源:人是人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传染源,隐性感染者难以发现和鉴别。
传播途径:主要经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
流行特征:手足口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夏秋多见,5-7月高峰,冬季少。
鉴别诊断:①其他儿童发疹性疾病②其他病毒所致脑炎或脑膜炎③脊髓灰质炎④肺炎⑤暴发性心肌炎
15.乙肝母婴阻断方法?
A.应在出生后24h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12h)注射HBIG(乙肝免疫球蛋白),计量应≥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μ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
B.在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
C.新生儿在出生12h内注射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后,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
16.脊髓灰质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
传染源:人是脊髓灰质炎病毒唯一的宿主,传染者为患病者、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在发病的早期咽部排毒,可经飞沫传播。
17.梅毒传染源?传播途径?临床表现?2期梅毒临床表现?
传染源:感染了梅毒螺旋体的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
传播途径:①性接触传播②母婴传播③日常生活间接接触传播④血液传播
临床表现:早期(一期、二期)、晚期(三期)和潜伏梅毒
2期梅毒临床表现:有不安全性行为,多性伴或性伴感染史,或有输血史。
①皮肤粘膜损害,外阴及肛周的湿丘疹或扁平湿疣为其特征性损害
②全身浅表淋巴结可肿大
③可出现梅毒性骨关节、眼、内脏及神经系统损害等
18.登革热传染源,传播途径,致病生物?三间分布?临床分型?临床表现
传染源:登革热或登革出血热患者以及隐形感染者和非人灵长类是本病的传染源或宿主
传播途径:登革病毒通过伊蚊传播,主要的蚊媒有:①埃及伊蚊②白蚊伊蚊。
致病生物:登革热病毒
三间分布:区域:分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时间:流行季节主要在5-11月份,人群:成人发病率不高,多发生于儿童。
临床分型:分为登革热(DF)、登革出血热(DHF)、登革休克综合征(DSS)三个临床型。
登革热临床表现:表现为突然起病,畏寒、迅速发热(24-36h内达39-40℃,少数患者表现为双峰热),伴有剧烈的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及疲乏、恶心、呕吐等症状,可出现出血倾向,面、颈、胸部潮红称“三红征”,结膜充血、表浅淋巴结肿大、皮疹、束臂试验阳性,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19.霍乱弧菌的病原学特点?
霍乱是由O1和O血清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霍乱弧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短小弯曲杆菌,需氧或兼性厌氧,无芽孢,菌体一端有一根鞭毛,运动极为活泼,在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呈穿梭样运动,粪便可用于直接涂片检查。
20.中东呼吸综合征潜伏期?临床表现?传播途径?传染源?
潜伏期:2-14天
临床表现:早期主要表现为发热、畏寒、乏力、头痛、肌痛等,随后出现咳嗽、胸痛、呼吸困难,部分病例还可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重症病例多在一周内进展为重症肺炎,可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年龄大于65岁,肥胖,患有其它疾病(如肺部疾病、心脏病、肾病、糖尿病、免疫功能缺陷等),为重症高危因素。部分病例可无临床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微的呼吸道症状,无发热、腹泻和肺炎。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或排泄物而传播。
传染源: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确切的传染源尚不完全清楚,中东地区可能为单峰骆驼和患者,其他国家患者为传染源
21.细菌性菌痢传播途径及疑似病例的诊断标准?
传播途径:粪-口传播,通过感染者粪便污染食物、水、生活用品及手经口感染,亦可经过苍蝇、蟑螂等媒介传播。人与人之间的生活接触传播较为常见。通过被污染的食物和水引起暴发或流行,日常接触和苍蝇引起散发
细菌性痢疾的疑似病例的诊断标准:疑似病例:腹泻,有脓血便或黏液便或水样便或稀便,伴有里急后重症状,尚未确定其他原因引起的腹泻者。
22.流感的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在发病36h或48h内尽早开始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常见抗流感病毒药物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和M2离子通道阻滞剂(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
23.疟疾的种类,发病周期,我国疟疾的分布特点?传染源?传播途径?
种类:包括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
在我国间日疟较常见,恶性疟次之,其他两种少见。
发病周期:间日疟和卵形疟的发作周期为隔天一次,但间日疟初发病例的前2次-3次发作周期常不典型,呈每日一次;其后可呈典型的隔天发作。恶性疟一般间隔24-48h发作一次,在前后两次发作的间歇期,患者体温可不恢复正常。三日疟隔2天发作一次,且较规律。疟疾的发作多始于中午前后至晚9点以前,偶见于深夜。
我国疟疾分布特点:除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外,其他都是疟疾流行区,7-9月高发。
传染源:现症患者和疟原虫携带者,当其末梢血液中存在配子体时即具有传染性,成为传染源。
传播途径:疟疾主要经媒介按蚊叮咬传播,也可经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
24.手足口病鉴别诊断和确诊依据
鉴别诊断:①其他儿童发疹性疾病②其他病毒所致脑炎或脑膜炎③脊髓灰质炎④肺炎⑤暴发性心肌炎。
25.炭疽是什么感染?传播途径?
炭疽杆菌属需氧芽胞杆菌,为革兰氏阳性杆菌。
传播途径:①皮肤接触②呼吸道吸入③消化道食入。其中皮肤直接接触病死畜及食用未经煮熟的病畜肉是炭疽的主要传播。
26.戊肝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粪-口传播。
27.脊灰的免疫程序?
常规免疫程序:婴儿在出生后2、3、4月龄时各接种1剂疫苗,3剂之间间隔28-60天,4岁时加强免疫1剂。
2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
同一乡镇、街道在1周内等发生5例及以上乙脑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时,或发生本区(县)近5年内从未报告过的乙脑病例,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9.医院感染?
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医院感染。
以上内容与答案仅供参考,如对答案有异议,可以自行查阅辅导用书!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