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哪项不是毛状白斑的临床表现
A、多为双侧发生
B、主要在舌缘、舌腹
C、表面有毛状突起
D、可以擦掉
E、一般无自觉症状
1、
D
毛状白斑特发于HIV患者。毛状白斑:主要在舌缘舌腹,多为双侧性,表现为舌黏膜上皮增厚而凸起的一片白色斑块,表面上有毛状突起,擦不掉,一般无自觉症状。镜下见为蛋白突起,细如毛发伴有不同程度的不完全角化与棘层肥厚。
2、以下是艾滋病患者常有的表现,除了
A、多形性红斑
B、口腔疱疹
C、急性坏死性龈口炎
D、卡波西肉瘤
E、毛状白斑
2、
A
艾滋病的口腔表征为该病的重要诊断指征之一,大多数HIV感染患者均有口腔表现。许多患者口腔病变出现在发病初期并首先就诊于口腔科。最常见的口腔黏膜表现是白色珠菌感染、毛状白斑和Kaposi肉瘤。(1)白色念珠菌感染:为HIV感染者中最常见之口腔损害。90%以上HIV感染者在疾病不同阶段可出现假膜型或萎缩型白色念珠菌感染或白色念珠菌口角炎。损害最多见于腭部,牙龈部白色念珠菌损害最具特异性,因此部位损害仅见于HIV感染者。(2)口腔毛状白斑:约30%HIV感染者在病程中出现口腔毛状白斑。损害多见于双侧舌侧缘黏膜,可延伸至舌背部或舌腹部黏膜。损害呈白色皱纸状隆起,不可擦去。多见于男性。约80%的毛状白斑患者在30个月内从HIV感染潜伏期发展为艾滋病患者。(3)Kaposi肉瘤:是HIV感染者中常见的肿瘤。肿瘤可发生于皮肤及口腔黏膜。口腔中,腭部为最好发部位,次为牙龈。肿瘤呈深红色或紫红色的结节或斑块,指压不褪色,其周围可有黄褐色瘀斑。疱疹也会出现,但是多形性红斑不会有
3、根据传染途径不同,梅毒可分为
A、一、二和三期梅毒
B、梅毒硬下疳、梅毒黏膜斑和梅毒白斑
C、先天梅毒和后天梅毒
D、早期梅毒和晚期梅毒
E、以上都不是
3、
C
梅毒分胎传梅毒(先天梅毒)和获得性梅毒。后者分为3期,即一期梅毒、二期梅毒及晚期梅毒。病史在2年的第一与第二期合称早期梅毒;超过2年时称晚期梅毒。
4、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
A、白细胞
B、红细胞
C、浆细胞
D、T辅助淋巴细胞
E、巨噬细胞
4、
D
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的是一种带CD4抗原的淋巴细胞(T4淋巴细胞)。这种细胞是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部份,艾滋病病毒通过大量、不断地复制与释放,导致T4淋巴细胞大量死亡,使人体内T4淋巴细胞明显减少,感染者免疫功能遭到严重破坏,造成免疫缺陷。临床表现为各种机会性感染与肿瘤。有的发生神经系统病变或症状,可能与神经系统的机会性感染(弓形虫病、新隐球菌感染等)有关。同时可能是亲神经型艾滋病病毒株的直接作用造成的。
编辑/林楠
视角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