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引言
年以后的每个愚人节,在华人的世界,都会为一位天王巨星感动惋惜和悲痛,这天是张国荣的祭日。
尽管张国荣的遗书里写道:“因抑郁的困扰,这一年来自己很辛苦,不能再忍受了......”然而,有很多的声音指向《异度空间》,这是张国荣拍摄的最后一部戏。
《异度空间》是一部关于灵异的港产片,影片中女主章昕因为幻觉缠身,求助心理医生阿占(张国荣饰演),两人在治疗过程中产生了爱情,同时也发现阿占潜藏着灵异所致的异常行为。
影片主题围绕着两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一是原生家庭造成的童年阴影,二是难以治愈的情感创伤。在这两种心境支配下,人的行为表象与心理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视为心与鬼的较量。传言这部戏之后,张国荣被“物质”缠身,抑郁加重。
在宇宙空间除了人类,生物,还有一类物种存在,而对于这些物种,全世界都有文字记载。
我们常说的牛鬼蛇神,妖魔鬼怪,就是对这一物种的总体概括。
在我国,最经典的应该是《山海经》,随着三星堆的出土发现,文物与书籍所提到的部分生物,物品不谋而合,似乎在说明这类物种在人们未知的世界若近若远。
人们赋予它一个名字“灵异”。
在美国,有一本有关灵异的经典书籍,它创造了文学史关于灵异世界的里程碑,为无数有关灵异,惊悚,恐怖的影视作品带来鲜活的形象来源,成为此类文学作家争先模仿,不断延续的作品标杆。
它就是克鲁苏。
《克鲁苏神话》作者H.P.洛夫克拉夫特,年出生,作者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人,他出生豪门,有着高贵的英国血统,从小就天赋异禀,2岁会背诵诗词,6-7岁能写诗,对文学情有独钟,按现在来说洛夫克拉夫特就是神童。
然而,父亲在他3岁时因患梅毒,精神失常住院,5年后离世。这一变故影响了洛夫克拉夫特的一生,父亲就医后,他随母亲,姨妈们搬至外祖父家生活,外祖父的大宅里有一间藏书室,他在这里度过了童年,饱览诗书。
也许是父亲的基因,也许是家境破败,生活重创,青年与少年时期的洛夫克拉夫特常受身心疾病,尤其是心理疾病所困扰,自杀,崩溃,抑郁,独处,这些都是他生活的代名词。
尽管如此,洛夫克拉夫特依旧沉浸在文学中,用书籍熏陶和治愈自己。
老话:“不如意事常八九”。成年后的洛夫克拉夫特面对母亲精神崩溃,他结婚,离婚,再结婚等无常的生活,他时常陷入与世隔绝的状态。
也许正因为他的跌宕起伏的人生,创作出以克鲁苏为代表的神话故事。
《克鲁苏神话》作家出版社出版,是一套3册的书籍,包括第一部《克鲁苏的呼唤》,第二部《黑暗中的低语》,第三部《梦寻秘境卡达斯》。共计收纳洛夫克拉夫特著作的灵异类小说36篇。
其中,奠定“克鲁苏神话”类小说中,最具代表性的故事《克鲁苏的呼唤》;
其次,该作者饱受精神折磨,崩溃隐居,修复后重出文坛的第二篇作品《大衮》;
还有,被公认为洛夫克拉夫特的最高杰作之一《异乡人》,这篇小说,字里行间都像在描述作者心灵磨难历程,被吞噬,被救赎。
看了洛夫克拉夫特的作品,真正理解张国荣纵身一跃时的无奈,正如他所写:“不能再忍受了......”那份苦楚的心境,如今从书籍里字字触动心怀。
02读《克鲁苏神话》,正视内心的恐怖
在“灵异”的世界里,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好奇和恐怖。恐怖心理的产生,是对于未知,危险的人或者事件油然而生心理现象,然而,过度的惊悚会导致生命危险。
正因如此,恐惧就像被关在笼子里的猛兽,随时在撕咬着人们的心灵。
或许只有直面它,一点一滴地去揭开,触碰它的面纱,战胜恐惧的内心才会越来越强大,这是阅读《克鲁苏神话》的意义。
记得小时候,看刘晓庆扮演的电影《神秘的大佛》,戏中蒙面人把法师的眼睛挖走,深夜,蒙面人从身后突然跳出来杀人灭口等镜头,让恐怖围绕我好长一段时间,大白天,脑海里还不断出现惊悚的画面,总是觉得身后有人会突然出现,在那段日子,后背贴着墙才感觉到安全。
随着年岁增长,接触多了,内心变得强大,战胜了恐怖,纠结也逐渐过去。
03读《克鲁苏神话》,看见另一个生灵世界
作者笔下的“克鲁苏神话”世界,每一篇故事画面清晰,栩栩如生地描述灵异生存的空间。
克鲁苏的样子:它有着一颗如同章鱼般的头颅,一张生长着一团触须的脸孔,一副批盖着鳞片,看起来如同橡胶板的躯干;它的前后脚上都长着巨大的爪子,背后还附生有狭长的翅膀。
克鲁苏生活的地方:坐落在水底,那座黏滑的绿色石头修建起来的潮湿城市,按他那古怪的说辞,几何学完全错落的城市。
克鲁苏的职位:大祭司。
克苏鲁在干啥:伟大的克苏鲁与他的部署长眠在此,隐匿在绿色黏液的墓穴中,在无数的轮回中,它们最终将思绪播送出去,在哪些敏感者的梦境里播撒恐惧,专横的呼唤着忠心耿耿的信徒们展开一场解放与重建的朝圣之旅。
克鲁苏为啥会长眠:4月2日的风暴,约翰森驾驶的“警报号”途径克鲁苏生活的海域,他们发生一场抗战,他决心拼死一搏,他将引擎开到全速,闪电般的跑到甲板上,扭转了舵轮,这个勇敢的挪威人驾船朝着那团追逐这自己的胶装身体冲了过去,......接着,传来了如同气囊爆炸一般的猛烈冲击......
这就是克鲁苏,一个让无数敏感者容易接受到恐惧的传播者。源源不断的故事背后就有一个不同的场景和事件。总有一个故事触动您的人生经历。
04读《克鲁苏神话》,治愈内心潜藏的自己
主角克鲁苏,就像是我们内心里世界中各种负面情绪的长眠者,它随时会引爆我们,虽死却没消亡,因为“生命有无限种可能”,也正因为无限种可能,让我们有无限种生机。
比如:《异乡人》文中的描述:
“对童年时代的回忆只会勾起恐惧与悲伤的人是何其不幸啊,一个只能想起自己在房间——宽广而阴森,悬着褐色帷幔,排着足以令人疯狂的古书的房间度过的时光的人......诸神赐予了我许多——迷茫,失落,空洞和破碎......”
作者结合童年的往事,不知觉形成的心理伤害,穿插到故事中。
有这么一句话:“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如果遭遇不幸,克鲁苏神话会告诉我们:
“在阴霾和孤独中,我对光明的憧憬越来越强,最后到达了疯狂的境界。......我下决心爬上那座高塔。哪怕瞥一眼天空就立即死去,也好过一生都未能得见一次天空。”
《克鲁苏神话》传颂着一种思想,一种精神力量,它可以使你在消沉中赢得勇气。
05写在结尾
收到《克鲁苏神话》时,忐忑不安和惊喜万分。
忐忑的是,这是被誉为:“20世纪古典恐怖小说最伟大的作家”写的书。对恐怖怀有敬意的我,极少触碰这个领域的文学作品,心灵极度敏感,生怕小心脏接受不了。
欣喜的是,每本30万字的文学作品,有着世界级的分量。初看时比较苦涩,随着一篇一篇的阅读,篇幅不大,情景生动,读的过程越来越不累人,有种以假乱真的感受。
作者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外叔祖父去世后,作为遗产继承人,发现老人留下的手稿,从而揭开了《克鲁苏神话》的世界。
克鲁苏神话里,混浊,阴森,让人恶心,它仿佛像我们曾经的遭遇,在痛苦中找寻光芒,在绝望中,拿出抗争的力量,这就是心与鬼不断交锋的生活。
也许你万般无力,也许你萎靡不振,鸡汤已经乏味,只要你不想浪费生命,让《克鲁苏神话》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