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之功能

脾脏位于左季肋区后外方肋弓深处,与9-11肋相对,长轴与第10肋一致。膈面与膈肌和左肋膈窦相邻,前方有胃,后方与左肾、左肾上腺毗邻,下端与结肠脾沟相邻,大致有巴掌那么大,重克左右,由几条韧带将其“悬挂”在上腹部。这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脾,认为脾脏的主要功能是:

一、储存与输出血液。脾的组织中有许多称为“血窦”的结构,当人体休息、安静时,一部分血液滞留在血窦中,它贮存血液;当人体运动、失血、缺氧等应激状态时,血窦收缩,将这部分血液释放到血循环中以补充血容量。

二、过滤与吃掉血液中出现的外来微生物异物、病菌、原虫、及其它杂质。衰老或损伤的红细胞主要由脾脏从血液中清除。在这个过程中,红细胞中运送氧的主要成分血红蛋白被分解成胆红素运送至肝脏,继而分泌形成胆汁储存于胆囊,再经胆总管排入小肠,与从胃下行的胃酸中和,再排至大肠,最终把毒素排出体外。

三、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可以制造免疫球蛋白、补体等免疫物质,发挥免疫作用;占全身淋巴组织总量的25%,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是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中心。

中医之脾是不是跟现代医学所指的脾?(潘冠通)《难经》是这么描述脾的,“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这里《难经》描述的脾类似于现代所说的胰脏。《内经》云“脾与胃以膜相连”,和胰脏的解剖位置也相符合。《类经图翼》认为脾“形如刀镰”,和胰脏的样子也类似。

总结起来对中医的“脾”有这么几种说法:一就是现代医学的脾、二是现代医学的胰脏、三是现代医学的脾与胰脏的总称。究竟哪种是对的呢?个人认为第三种说法是对的,《医学衷中西录》张锡纯谓:盖膵为脾之副脏,在中医书中,名为“散膏”,此即扁鹊所述之“散膏”,膵即今之胰脏。对于脾肿大,真正的中医师是不会随便建义病人切掉,按照中医关于脾的作用辨证治疗即可。

很多病人动手术切除脾脏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脾肿大。哪些原因会引起脾肿大呢?引起脾肿大的原因有:

(1)感染性脾肿大。各种急、慢性感染如伤寒、副伤寒、黑热病、血吸虫病、疟疾、病毒性肝炎、败血症、晚期梅毒等.

(2)郁血性脾肿大。斑替氏综合征、肝硬化、慢性心力衰竭致心原性肝硬化、慢性缩窄性心包炎、门静脉或脾静脉血栓形成。

(3)增生性脾大。见于某些血液病如白血病、溶血性贫血、恶性淋巴瘤等。

(4)其它。脾脏恶性肿瘤较罕见、脾脏囊肿、播散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高雪氏病等。

从上面脾肿大的原因可以看出,脾肿大的原因基本上都是其它疾病所引起,最常见的是肝胆疾病所导致的脾肿大。脾脏本身发生病变,可说是少之又少。

首先从传统中医的五行学说来讲,脾胃属土,土生万物,脾胃为营养化生之源;万物又复归于土,所有的疾病最终都会传递到脾胃,由脾胃承受。《金匮要略》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肝脏五行属乙木,胆腑属甲木。木克土,肝病克脾脏,胆病克胃腑。所以,大多数有肝病的病人,最终都导致脾肿大,但是真正的病因是在肝,而不是在脾。一见脾肿大就切掉,典型的治标不治本思维,切掉脾会使肝脏病变更加严重,身体更加不易康复。

其次,《灵兰秘典论》认为“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指的就是脾胃的运化功能,胃主受纳,脾主磨化消化,可见脾的重要性。可能你会认为,前面不是说过,脾仅仅是储存、过滤血液、吃掉外来微生物、病菌、原虫,还有就是免疫功能,又不是切掉胰脏,怎么又会影响到消化功能?从中医来说,浊阴主降,清阳主升。血液中的微生物、病菌、原虫、病死的细胞,这些都是人体的“浊阴”,如果没有脾的过滤、清除、吃掉病菌老化细胞,时间一长,血液中全都是“浊阴”,影响人的阳气,阳气衰弱则不能运化。还有一点,就是没有健康的血液,胰脏生成各种消化液、消化酶与胰岛素的功能也要大打折扣,消化功能肯定变差。

再次,切掉脾脏这个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抵抗疾病能力变差,病人易患局部和或全身性严重感染,特别是致死性肺炎双球菌败血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脾脏过滤功能消失,调节素和调理素水平降低、T淋巴细胞系统出现紊乱、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以及淋巴细胞转换率明显下降,导致感染的机会显着增加。

可见一个肿大的脾并不会给人体带来多大危害,反而是脾在代其它脏腑器官受过。医院手术切除三公斤的巨肿大的脾,这可是由脾正常的重量约二百克,肿大到三公斤啊!可见在身体没有受外伤的情况下,脾并不是很容易就出现大出血。因为怕脾脏所谓的“大出血”,在脾肿大还没严重危急性命时,就轻率切掉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反而使疾病更加难以好转,不易康复。只有当脾肿大到确实有可能破裂引至出血、或者严重压迫到周围的器官这种情况下,才能考虑动手术切掉,否则,还是尽量保守治疗为好。

脾切除后对生命带来的后果主要表现在:

(1)脾主肌肉,脾主运化。脾脏被切掉,脾经还在,还有点作用,但有如无源之水,越来越弱。无脾脏单靠脾经的作用很微弱。切脾时间稍长,不是虚胖就是肌肉痿缩、行则无力、不能消磨水谷、腹满肠鸣,泄泻清稀,饮食不化。想食而吃不下,吃得下也不能消化,只能吃些容易消化之食物,少食多餐。因消化不好,血糖都会不正常,只是出现的时间问题。

(2)足太阴脾脏己土主升,清阳上升,浊阴下降。无脾脏则阳气衰弱、精神疲乏,人特容易困乏,阳气虚弱。血液没有过滤,阳气衰弱,阳弱血寒,故间长容易形成血栓。

(3)无脾脏代以受过,肝脏容易病变,病则难以复原,如肝功能变差,容易发生肝昏迷等。(4)阳气衰弱,血液失去过滤,久则嘴唇变黑。

(5)抵抗力下降明显,容易感冒、感染而致病,加重肿瘤的发生机率。

  个人认为脾肿大最好还是寻求中医中药治疗,中医中药还是很有办法的,切不要轻率切掉脾脏。须知世间没有后悔药,切掉容易,不能再生,脾只有一个,慎重。(作者潘冠通)

潘冠通

谢谢赞赏,支持原创。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专业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anbaojipingcewang.com/wqmdbl/369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