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圣贝多芬之死梅毒还是肝硬化

梅毒or肝硬化?

很多人说贝多芬死于先天性梅毒,认为是梅毒导致了他耳聋

贝多芬童年不幸,长期被父亲虐待。后来虽然名满天下,却大部分时间生活贫寒。尤其不幸的是,他在26岁那年患上耳疾,听力逐渐下降,感觉自己耳朵里嗡嗡作响或者发出嘶嘶声,从48岁那年起,贝多芬实际上已经耳聋了。他57年的人生,竟有超过一半的时间在耳疾的折磨之下度过。

年以后,贝多芬只能以在谈话本上书写的形式和人交流,这些保留下来的谈话本,成了后人研究贝多芬的重要资料。

失去听力对一位音乐家意味着什么,我们不难想象。然而失去听力的贝多芬,竟然凭借自己的大脑和心灵,创作出了大量惊才绝艳的音乐作品。耳中虽无音乐,心中却有音乐。音乐即是我,我即是音乐。贝多芬真正达到了超凡入圣的境界。

贝多芬耳聋的原因和他的死因,一百多年来一直扑朔迷离,人们对此争论不休。很多人说贝多芬死于先天性梅毒,认为是梅毒导致了他耳聋。近期又有科学家声称,贝多芬的头发和骨骼中的铅含量远远高于正常值,贝多芬应是死于铅中毒,也是铅中毒导致他耳聋。

天才到底是如何陨落的?

这两种说法,证据都不够充分。

先说说先天性梅毒。

持这一说法的人,通过研究贝多芬的头骨,认为他明显的鼻梁凹陷和方形头颅都符合先天性梅毒的表现。先天性梅毒患者有20%~30%会在20~30岁之间发生单侧听力缺损,而贝多芬正好是在这个年龄段左侧听力减弱,最后发展到双侧听力减弱。

问题是,凡患有先天性梅毒的孩子,50%会胎死腹中或在新生儿期死亡。存活下来的患者也大多有发育和智力上的障碍。

梅毒引起耳聋,表明梅毒已经发展到晚期。贝多芬最初出现听力障碍的时候是26岁。贝多芬活到了57岁,现在看来寿命并不高,但在当时平均年龄只有40岁的情况下,也算不低。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晚期的先天性梅毒患者,在没有有效治疗手段的情况下能活到57岁,而且除了耳聋之外并没有出现其他晚期梅毒症状。

更重要的是,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梅毒引起的耳聋属于神经性耳聋。而贝多芬的听力出现问题后,曾在很长时间内使用机械助听器——他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这证明贝多芬的耳聋是一种传导性耳聋而非神经性耳聋,其症状不符合梅毒性耳聋的表现。

再说说铅中毒。

我们之前说过,贝多芬的头发和骨骼中的铅含量确实远远高于正常值。有人认为这是贝多芬患有梅毒,长期服用含铅药物治疗梅毒导致的。但这个说法站不住脚,因为那个年代治疗梅毒的主要药物是汞制剂而不是含铅药物,而且也没有切实的证据证明有医生给贝多芬诊断过梅毒。

其实,贝多芬体内铅含量高的原因并不复杂。当时多瑙河周围有大量的工厂,工厂的废水都直接排进河中。

现在一般认为,由于工业废水污染了多瑙河的鱼,而贝多芬又很喜欢吃该地段的鱼,因此鱼体内的铅沉积在了他体内。

铅中毒可以解释贝多芬为什么性格狂躁,以及长期受慢性腹泻和腹痛的折磨,但用以解释其为什么耳聋却显得牵强。铅中毒引起的耳聋同样是神经性的,并不符合贝多芬的症状。铅中毒对神经系统的损坏,除了导致耳聋外,还会损伤智力,而贝多芬一直到死都是个天才。

最后我们谈一下贝多芬的直接死因。

年3月27日,贝多芬去世第二天,病理学医师华格纳对贝多芬的遗体做了全面解剖,发现他有严重的肝硬化。那么,他为什么会有肝硬化呢?

最常见的肝硬化有两种:乙肝后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硬化。

年,贝多芬在写给他人的信件中描述了自己的疾病和病痛症状,首先是“严重的风湿病”“身体不舒服”,然后是“黄疸病”“腹泻”。其中黄疸持续了整整两个月。因为这次疾病,贝多芬大概疗养了七个月。

上述这些症状,让人很容易联想到急性乙型肝炎。贝多芬的症状几乎完全符合。急性乙型肝炎85%可恢复正常,10%~12%可转变为慢性迁延性肝炎,约3%可转变为慢性活动性肝炎,1%可转变为急性重症型肝炎,而慢性肝炎又往往会发展成肝硬化。

我们完全可以合理地推断:年夏天,贝多芬患上了病毒性肝炎。其中黄疸持续了两个月,疾病迁延不愈,转化成为慢性肝炎并最终发展成肝硬化。

这种推断仍有两点不足:其一是欧洲的急性乙型肝炎感染率并不高,其二是贝多芬的病情进展太快。贝多芬这次发病是在年,而死亡是在年,从急性肝炎到慢性肝炎再发展到肝硬化和死亡,6年时间显得太短了一些。还有一种可能性是长期饮酒导致的酒精性肝硬化。

如果说贝多芬的人生有什么污点的话,那么嗜酒贪杯无疑是其中之一。贝多芬嗜酒到什么程度呢?由一件事可见一斑。年,38岁的贝多芬爱上了自己的学生——18岁的姑娘特蕾莎。贝多芬为特蕾莎精心谱写了一首温婉柔美的钢琴曲,准备在特蕾莎的父亲举办的宴会上演奏并求婚。然而宴会上的美酒实在太香醇,宴会开始不久,贝多芬竟然喝得酩酊大醉,忘记了求婚的事情。

嗜酒误事的贝多芬最终没有抱得美人归,特蕾莎后来嫁给了别人。后人整理这首乐谱的时候,因为贝多芬的字迹实在太潦草,把《致特蕾莎》弄成了《致爱丽丝》,而这首曲子以“爱丽丝”之名流传至今。

酒精性肝硬化是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一般于50岁左右出现症状,男女患者比例约为2:1,患者常于60岁前后死亡。贝多芬去世那年57岁,恰好符合这个规律。

回过头来再看贝多芬年记载的那次黄疸发作,除了罹患病毒性肝炎外,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就是酒精性肝病的急性发作。酒精性肝病患者在大量饮酒等原因的诱发下,会患上急性肝炎,导致严重肝脏损伤甚至肝功能衰竭,肝细胞大量死亡,肝脏严重纤维化。

无论是急性酒精性肝炎还是急性病毒性肝炎,都大大加快了贝多芬的病情进展。

在这次黄疸发作3年后的年,贝多芬饮酒后大量呕吐鲜血,这很可能是肝硬化时流向肝脏的门静脉压力过高,导致部分血流经侧枝绕过肝脏回流,胃底食管静脉就是主要侧枝之一,大量血液经此回流,导致静脉迂曲扩张,一旦曲张静脉破裂,就会引起出血。

这次出血虽然曾让贝多芬担心,却没有让他戒掉嗜酒的恶习。贝多芬饮酒的习惯一直保持到他去世前。在他临终的日子里,医生已经放弃了救治希望,转而试图缓解他的痛苦。医生知道贝多芬嗜酒,就给他开出了一张用潘趣酒配成的处方。贝多芬到死都在饮酒,也算颇有魏晋名士之风。

根据史料记载,贝多芬去世前出现了黄疸、呕吐和大量腹水症状,这都符合肝硬化的表现。年12月20日,医生为贝多芬实行了腹腔穿刺手术,从腹腔内抽出了7.7升腹水。

此后几个星期中,医生又先后为他做了三次腹腔穿刺手术,每次均抽出大量腹水。

年3月26日,交响乐之王贝多芬撒手人寰。综合临床资料和尸检结果,我们基本可以确定,贝多芬死于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

没有被耳聋击败的他,最终被酒精和肝硬化击败了。

第十交响何处寻,人间再无贝多芬。

作者:烧伤超人阿宝

(本文略有删改)

以上图文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应该怎样治疗
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anbaojipingcewang.com/wqmdyy/91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