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何潜伏梅毒越来越多?
(1)梅毒螺旋体侵入人体之际,若患者自身免疫力强,则症状不明显,早期不出现硬下疳或二期梅毒。
(2)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滥用,治疗不当。
抗生素选择失误、药剂量不足、用药周期短、用药途径等均可对疗效有重要影响。由于前述原因,螺旋体暂时被抑制或大部分被杀死,于是未出现明显的症状和体征。
(3)如患者有其他疾病而使用了激素治疗,由于激素对螺旋体繁殖可起暂时抑制作用,故不出现梅毒早期症状。但激素不能消除螺旋体,长期使用激素会使梅毒恶化。
(4)近年来,医疗(术前或输血前)筛查与健康检查成为检测潜伏梅毒的最重要途径。
二.在日常会诊中所遇到的梅毒血清学检查阳性的患者是否均需治疗?
凡既往未曾进行过正规治疗者,即便RPR滴度很低,也建议进行规范的抗梅治疗。至于外科病房的梅毒患者先治疗梅毒还是先手术,则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为择期手术,则先进行抗梅治疗。
三.如何看待梅毒血清学试验假阳性?
判断RPR生物学假阳性要符合以下标准:
(1)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RPR或TRUST)阳性,但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TPHA或TPPA)阴性。
(2)需排除技术性假阳性,即由检测过程中的技术性误差因素造成,如操作失误、环境温度、振荡频率、判断时间过长、判断的准确性等因素以及试剂因素或标本的保存或转送不当等。
(3)一次检查结果不足为凭,间隔一段时间多次复查均为RPR阳性,而TPPA阴性。
(4)一般情况下,生物学假阳性的滴度都较低,多在1:8以下。
有学者提出RPR、TRUST生物学假阳性虽然确实存在,但发生率并不像某些文献报告的那么高。这是因为①检测技术的改进②RPR、TRUST检测试剂盒质量的提高,如SLE等疾病中为β2-糖蛋白Ⅰ依赖性抗心磷脂抗体,而梅毒为非β2-糖蛋白Ⅰ依赖性抗心磷脂抗体。两种抗心磷脂抗体之间已经基本上不再有交叉反应,生物学假阳性已降到很低,故目前在临床上极为少见。
如果遇到单纯RPR、TRUST阳性,一定要马上复查,特别是检验科短时间内报告了数例RPR假阳性,首先要排除由技术性原因引起。其次在硬下疳的早期也偶可出现这种情况,但很快两类抗体就会在血中同时出现。
FTA-ABS和TPPA既然是诊断梅毒的金标准,那么理论上这类试验不应该有假阳性出现。然而,据一些梅毒学书籍记载,它们生物学假阳性约有0.1%-1%。如“传单”(嗜异性抗体)、Lyme病(疏螺旋体),极少数自身免疫性疾病(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
有学者认为,梅毒特异性抗体假阳性虽有记载,但相当罕见。至少在目前尚未有特异性更强的检测方法的情况下,凡FTA-ABS、TPPA阳性者,均应该诊断梅毒。
四.梅毒血清学试验假阴性有哪些原因?
1.在梅毒螺旋体感染后1-2周内可呈阴性反应,甚至延续到下疳期.
2.极早期的梅毒,即梅毒螺旋体感染不久立即进行了治疗.
3.二期梅毒:前带现象,实验室必须做定量试验.
4.晚期梅毒:晚期梅毒的诊断要依据临床症状及梅毒特异性血清试验(晚期梅毒患者的血清中反应素含量低,敏感性低的梅毒血清试验易出现阴性反应)
5.免疫功能缺陷
相关链接
医院皮肤科介绍
王晓华简介
宁波皮肤编辑:刘晨、王慧、陈宁刚
投稿邮箱:nbpf
.白癜风医院贵阳哪家好白殿疯早期症状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