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友人骑行万宁大赞ldquoAma

10月25日一早,来自美国的骑友Bill和Erik,应邀参加了由万宁市委宣传部举办的喜迎环岛赛“滨海骑游-山海悦动”骑行活动。他们和自媒体大V刚峰以及其他几名骑友在万宁市自行车运动协会会长祁甫宁的带领下,一同开启了公里的万宁骑行之旅。

沿途中,有“会讲故事的”万宁滨海旅游公路,有最诗意的兴隆绿道,有独具风情的乡村古宅,有闲适悠然的田野……骑行在山海之间,绿树成荫微风清甜,万宁的多彩多情让他们赞叹不已,直呼:“Amazing!”。

作者

编辑:大花猫华华摄影

李敏、卓琳植、谢芳

此次骑行之旅的路线图

以下是本次的骑友玉照:

领队:万宁市自行车协会会长祁甫宁

美国人Erik,中文名谢钧福,喜欢大家叫他老谢

美国人Bill,今年已经64岁了

自媒体大V刚峰

骑友黄贤雄和他的妻子谢芳

Bill(右)和Erik(左)在品尝后安粉汤还有和乐粽

早上8点,天空飘有微微的细雨,Bill和Erik在万城的一家粉汤店开始享用早餐。

早餐:万宁后安粉汤、和乐粽(摄影:李敏)

一碗用猪骨、粉肠、大肠、猪内脏等熬成的浓汤,带着点淡淡的胡椒味,柔滑的粉之间夹杂着青绿的葱花,一口下去,唇齿留香。再尝一口略带咸味的和乐粽,味美鲜香,别具一番风味。两人在品尝过万宁地道的早餐后,对接下来能遇到的美食和美景期待不已。

慢行文通村感知黎苗风情

在文通村骑行(摄影:李敏)

Eric和Bill在文通村一间民宿前合影

上午9点40分左右,大家骑行到了文通村。这是一个山清水秀、生态文明的黎族聚居村庄,位于万宁市长丰镇西南部,与兴隆旅游区毗邻,村里面有条边肚溪蜿蜒而过。谁能想得到,这里曾经穷得叮当响,如今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吸引了大量的观光客,一些骑行爱好者也常常途径此地,喝咖啡、垂钓、听黎歌赏舂米舞、体验农家乐美食。

Bill在文通村的桥上留影(摄影:李敏)

在文通村骑行(摄影:李敏)

Erik和Bill在驿站喝咖啡

在年,文通村被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并荣获“中国十大最美乡村”提名。Bill和Erik对文通村房屋上的图案很感兴趣,而新式农村也让两人对中国的乡村有了大的改观。两人在驿站喝着咖啡,兴奋地和队友们聊起了中美两国的乡村。

遇见侨乡兴隆醉心印尼风味

印尼餐厅美食

祁甫宁、Erik、Bill在印尼餐厅门前合影(摄影:谢芳)

在万宁兴隆,有一家伊萨娜印尼餐厅,墙上的装修、摆设都很贴近印尼风情。餐厅的美食保留了印尼口味,并与万宁当地菜肴相结合,形成了一家独具东南亚风味和侨乡风情的餐厅。

Erik曾在泰国留学,对这家餐厅的香炸茄子赞不绝口。香脆爽口的炸茄子沾上一点泰式甜椒酱,再尝一点鲜美的泰式海鲜酸辣汤,这种美味简直妙不可言。而兴隆本地的特色四角豆、炭烤的沙爹肉串、香溢肉嫩的印尼宫廷虾都让两位美国友人连连称赞。

途径咖啡庄园爱上一杯兴隆咖啡香

一行人骑行到隆苑咖啡庄园(摄影:李敏)

隆苑咖啡庄园内景(摄影:李敏)

下午1点半左右,大家骑行来到了新中国第一家有机咖啡生产基地:隆苑咖啡庄园。在这里,游客们不仅可以采摘咖啡豆,还可以亲身体验学习咖啡的研磨、冲泡等制作工艺。

Erik在庄园内体验传统的石磨咖啡

曾做过咖啡师的Erik在现场制作了一杯花式咖啡

Erik和骑行队友在学习制作QQ糕(摄影:李敏)

在庄园里,Bill、Erik和其他队员组成了两支队伍,和师傅学习起了制作特色糕点。Bill对QQ糕的制作很感兴趣,他说自己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玩的制作过程。亲眼见证了从一颗仙人掌的果实、木薯粉、椰丝这些原材料到糕点的成型,他特别兴奋,大呼:“Amazing!”

QQ糕成品图

糕点师在分别品尝两个队伍制作的QQ糕(摄影:李敏)

穿行风景如诗的兴隆绿道心如风儿一样

Bill在兴隆绿道骑行(摄影:李敏)

一行人在兴隆绿道骑行(摄影:李敏)

下午4点左右,日光尚好。一行人骑行到了兴隆绿道,这条全长公里的绿道被誉为中国“环境最好、景色最美、风情最特”的一条绿道。路两旁绿树环绕,鲜花簇拥,花间山林美不胜收。在这骑行,不仅可以观赏到绿道两旁的各类树种,还可以听到鸟语阵阵,闻到扑鼻的花香,整颗心都安放了下来。

走进金陵博物馆感受魅力四射的民俗文化

金陵博物馆酒店(摄影:李敏)

骑行5公里后,大家来到了今晚的落脚地:金陵博物馆酒店。在酒店下方,是一间约余平方米的民间博物馆,馆内有陶器、青铜器、石刻、瓷器、字画、玉石等6大展区,藏品达万余件,是海南民间博物馆的一支新秀。

两位美国友人在观赏馆内藏品(摄影:祁甫宁)

这里的藏品有商周时代的陶瓶,还有明清时代的瓷器以及民国的摆件等。Erik和Bill两人对这些古代的藏品很感兴趣,在看到宋代中国即有能取暖用的水瓶时,惊讶不已。在展馆里,“Amazing”成了Bill反复使用的词语。一直到展厅闭馆,两人还有着浓厚的兴趣,不愿离开。

太阳河桥上观日出晨光中享生态之美

出发去太阳河桥看日出(摄影:李敏)

出发去太阳河桥看日出(摄影:李敏)

太阳河桥是一个极佳的日出观看点,站在桥上,可以观看到东海岸线的正东日出。为了能在日出之前赶到太阳河桥,骑行小队在早晨5点便从金陵博物馆出发,沐浴着晨光骑行在万宁的滨海公路上。

骑行途中(摄影:谢芳)

这条极美的滨海公路,沿途不仅能看到沙滩、河流、田园、内海、山岭等多种风光,还可以看到路两旁移栽的小叶榄仁、扶桑等多种乔灌木。山海间的生态景观,让这条滨海公路靓丽起来。

从太阳河桥上骑过(摄影:李敏)

骑友在滨海公路上合影(摄影:李敏)

骑遇南道村百年古宅古韵悠长

车队骑行到南道村(摄影:卓琳植)

车队在万宁特色民居前合影(摄影:李敏)

十柱古宅

美国友人在了解海南特色民居:十柱屋

上午10点半左右,大家终于抵达东澳镇的南道村。在村子里,有几间上百年的古宅,屋子是典型的十柱屋。就是用十根木柱支撑,用卯榫把木柱、横梁、桁条结合在一起,没有用到一根钉子,但房屋特别坚固,几次大的台风都没有吹倒它。

在南道村观看手工木匠做工

木匠在做工(摄影:卓琳植)

在南道村,还有位仍坚持做手工活的木匠蔡传哲,他家里的桌椅板凳,连整栋房子的木工泥工活都是自己做的。平时,他靠给邻里街坊还有邻村的村民家里做木工活为生。从十几岁跟着祖父和父亲做工,到现在他已经做了50年的木匠了,徒弟也收了好几个。如今,他的手艺已炉火纯青,3天就可以制作出一张八仙桌。靠木工为生的他一个月最多能做10张桌子,一年基本有个十万左右的收入,算是小康之家了。

雅致溪边村停留只为闻一闻墨香

溪边村的羊栏咖啡

院子里有很多老物件

在太阳河的下游,有一个村庄处处可见盛开的三角梅,这个村子就叫溪边村。村庄坐落在“东山岭”脚下,因一条小溪从村边流过得名。整个村子清幽雅致,干净整洁,谁也想不到这儿曾经是个垃圾场。因村子靠近景区,村里发展起了咖啡驿站,办起了溪边沙龙、溪边书屋、羊栏咖啡厅。

Erik用毛笔写下了“多彩多情,万福万宁”八个字

悠闲的午后时光,大家喝着咖啡聊天(摄影:谢芳)

下午2点,大家一路骑行到了溪边村。已是半个中国通的Erik兴致勃勃的拿起了毛笔字,先是写下了自己的中文名“谢钧福”三个字,又工工整整的写下“多彩多情,万福万宁”八个大字。慵懒的午后,大家一起聚在羊栏咖啡,闻着墨香在畅聊中,卸下了一身的疲惫。

东山岭上祈福佛音中聆听慈悲

骑行到东山岭(摄影:李敏)

下午4点半左右,骑行队伍终于抵达这次骑游的最后一站:东山岭。有“海南第一山”之称的东山岭,由三座山峰相依而成,形如笔架,唐代称之为“笔架山”,以“东山八景”、“摩崖石刻”、“仙山佛国”闻名遐迩。

大家在路旁喝椰子水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传闻高僧鉴真曾五次东渡日本未果,漂流至海南,专程到东山岭讲经弘法,佛音绕梁,三日不绝。宋代李纲曾被流放至海南,到东山岭请高僧占卜,后其留下修行。半年后李纲再返回朝廷,仕途通达官至宰相。民间也便有了“东山再起”之说。

自行车开光(摄影:卓琳植)

在东山岭,两个美国友人聆听了寺内高僧诵读《大悲咒》,了解了佛教文化。行程结束后,Erik和Bill都表示这次骑游太精彩了,还没有骑过瘾玩个够。

骑行成员合影(摄影:李敏)

骑行,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曾是一个斤胖子的Erik,因为骑行,在6个月减下来45斤。而Bill虽然已经64岁,但仍旧像个年轻的小伙子一样朝气蓬勃。如果你也打算享受绿色生活,做一些户外运动的话,不妨到万宁来一场滨海骑游吧。

更多精彩,







































中医白癜风知名医院
北京中科白殿医院官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anbaojipingcewang.com/wqmdyy/356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