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免疫室出科题库

一、选择题

1.免疫功能表现为:

A.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免疫调节

B.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C.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免疫耐受

D.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调节

E.免疫监视、免疫自稳、免疫耐受

2.血清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降低,不见于:

A.使用糖皮质激素

B.库欣综合征

C.肾病综合征

D.严重营养不良

E.病毒性肝炎

3.T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是:

A.骨髓

B.胸腺

C.脾脏

D.扁桃体

E.淋巴结

4.下列对免疫概念的叙述,正确完整的是:

A.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B.机体抗感染的过程

C.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过程

D.抗衰老

E.防止恶性肿瘤的发生

5.免疫系统的组成为:

A.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

B.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C.免疫器官、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D.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E.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6.癌胚抗原的英文缩写是:

A.CEA

B.AFP

C.PSA

D.FSA

E.TSA

7.HIV抗体阳性主要提示哪种疾病:

A.艾滋病

B.移植物抗宿主病

C.多发性骨髓瘤

D.IgA缺乏症

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8.PSA是哪种肿瘤标志物的英文缩写:

A.癌胚抗原

B.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C.甲胎蛋白

D.降钙素

E.碱性磷酸酶

9.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患者易:

A.产生过敏反应

B.产生自身免疫病

C.反复感染

D.患恶性肿瘤

E.产生排斥反应

10.与类风湿因子有关的抗原是:

A.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B.核抗原

C.眼晶状体

D.变性IgG

E.线粒体

11.Ficoll分层法是一种:

A.聚合物加速分离法

B.聚合物非加速分离法

C.多次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法

D.单次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法

E.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法

12.免疫学检验检测对象主要是:

A.具有免疫活性的物质

B.所有大分子的化学物质

C.所有水溶性的物质

D.所有脂溶性的物质

E.所有有机化合物

13.黄体生成素的英文缩写是:

A.PRL

B.LH

C.FSH

D.TSH

E.E2

14.病原体感染后,血清中出现最早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是:A.SIgA 

B.IgG 

C.IgM 

D.IgD 

E.IgE

15.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抗原:A.分子量大小 

B.化学结构 

C.决定簇的性质、数目和空间构型 

D.表位的数目E.结构的复杂性

16.关于抗原抗体第一阶段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属于特异性结合 

B.几秒至几分钟内完成 

C.可用散射比浊测定反应结果D.出现肉眼可见的沉淀线或沉淀环 

E.肉眼见不到免疫复合物

17.不同抗原与抗体结合发生交叉反应的原因是:A.抗原抗体比例不合适

B.抗体分子量较大 

C.抗原和抗体大小相近D.抗体为多聚体 

E.不同抗原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

18.兼有免疫原性及免疫反应性的抗原:   物质称为A.简单半抗原

B.复合抗原

C.阻断抗原

D.完全抗原

E.封闭抗原

19.不属于可溶性抗原的物质是:

A.糖蛋白

B.酶

C.绵羊红细胞

D.补体

E.细菌毒素

20.从化学性质的角度,免疫原性最强的物质是:

A.药物

B.脂肪

C.多糖类

D.DNA

E.大分子蛋白质

1-5BEBCE6-10AABDD11-15DABCC16-20DEDCE

21.抗原抗体的反应特点不包括:

A.特异性

B.比例性

C.可逆性

D.阶段性

E.电离性

22.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AFP所用的固相包被物是:

A.纯化的AFP

B.酶标记的AFP

C.酶标记的抗AFP抗体

D.抗AFP抗体

E.牛血清清蛋白

23.仪器免疫组的主要设备:

A.ARCHITECTiSR

B.Rochee

C.AbbottAXSYM

D.Rochee

E.Vit

24.抗体本质是:

A.脂蛋白

B.白蛋白

C.LPS

D.OMP

E.Ig

25.做补体结合试验前血清加热灭活以破坏它所含有的补体,通常人血清用下列哪一个温度灭活:

A.46℃

B.56℃

C.66℃

D.76℃

E.86℃

26.酶联免疫吸附分析主要仪器和设备是:

A.蛋白测序仪

B.DNA测序仪

C.DNA扩增仪

D.塑料凹孔板、洗板机、酶标仪

E.质谱仪

27.动物在受到病毒感染后,体内产生抗体,如果该抗体能与相应的病毒粒子特异性地结合,使后者丧失感染力,这种抗体就称为中和抗体。根据这一原理,用已知的病毒或病毒抗原,可以测知病人体内中和抗体的存在及其效价,这项指标可以反映出机体下列哪一种特性:

A.病毒侵袭力

B.抵抗力

C.抗病毒感染的免疫能力

D.应激能力

E.敏感性

28.什么是ELISA:

A.补体结合试验

B.间接血凝试验

C.聚合酶链式反应

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肥达氏反应

29.ELISA原理:

A.补体结合

B.抗原浓度

C.抗体浓度

D.蛋白含量

E.抗原抗体结合、酶标放大、显色反应

30.检测PCR扩增结果应该采用下列哪一种方法:

A.荧光染色

B.放射免疫

C.透析

D.琼脂糖凝胶电泳

E.核酸探针

31.下列哪些方法是制备酶结合物的常用方法:

A.硫酸胺沉淀法

B.过碘酸盐和戊二醛法

C.柱层析法

D.磁力搅拌法

E.亲和层析法

32.免疫自稳功能出现异常时可发生:

A.自身免疫病

B.超敏反应

C.肿瘤

D.免疫缺陷病

E..移植排斥反应

33.下列哪种疗法不属于被动免疫治疗:

A.接种卡介苗

B.注射抗毒素

C.注射细胞因子

D.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制剂

E.注射抗原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34.禽类流感病毒除引起禽类动物流感外,也可引起人类流感,该病毒的蛋白抗原:

A.对禽类动物和人类都是异种抗原。

B.对禽类动物是自身抗原,对人类是异种抗原。

C.对禽类动物是自身抗原,对人类是同种异体抗原。

D.对禽类动物是同种异体抗原,对人类是异种抗原。

E.对禽类动物和人类都是同种异体抗原。

35.结核菌素试验属于: 

A.Ⅰ型超敏反应    

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E.Ⅴ型超敏反应

36.与胃癌辅助诊断无关的肿瘤标志物是:

A.CA50

B.CA

C.CA

D.CA

ECEA

37.能产生免疫记忆的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

B.吞噬细胞

C.T、B淋巴细胞

D.NK细胞

E.肥大细胞

38.外斐试验的原理是存在有:

A.过量抗原

B.过量抗体

C.共同抗原

D.单克隆抗原

E.多克隆抗原

39.下列易导致假阳性结果的因素为:

A.抗体特异性弱

B.抗体效价低

C.抗体亲和力弱

D.R型抗体

E.H型抗体

40.目前免疫比浊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是:

A.散射比浊

B.速率散射比浊

C.分光光度计比色

D.免疫投射比浊

E.肉眼比浊

21-25EDAEB26-30DCDED31-35BAAAD36-40BCCAB

41.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最常用的检测体系是:

A.气相

B.液相

C.固相

D.半固相

E.气溶胶

42.评价机体B细胞功能免疫学指标是:

A.E花环试验

B.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C.划痕试验

D.血清Ig测定

E.旧结核菌素试验

43.目前国内ELISA常用的酶是:

A.HRP

B.AP

C.β-Gal

D.OPD

E.TMB

44.间接凝集试验和反向间接凝集试验的划分是依据:

A.包被抗原的性质

B.参与反应的颗粒

C.致敏载体是抗原或抗体

D.反应方式

E.载体选用胶乳或红细胞

45.良好的ELISA板应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A.吸附性能好

B.空白值低

C.本底低

D.质软板薄,可切割

E.各板之间和同一板各孔之间性能相近

46.与类风湿因子有关的Ig是:

A.IgGB.IgAC.IgMD.IgDE.IgE

47.胎儿血液中出现高浓度的下列哪种免疫球蛋白表明有宫内感染:

A.IgG

B.IgA

C.IgM

D.IgE

E.IgD

48.直接反应甲状腺功能状态的指标是:

A.TT3、TT4

B.Rt3、TT4

C.TT3、TT4、TSH

D.TT4、TSH

E.FT3、FT4

49.性激素属于:

A.氨基酸类激素

B.肽类激素

C.蛋白质激素

D.类固醇激素

E.胺类激素

50.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U见于以下哪种疾病:

A.感染性心内膜炎B.急性病毒性心肌炎C.急性风湿热D.红斑狼疮E.肥厚型心肌病

51.受抗原刺激后发生免疫应答的部位是:

A.骨髓B.胸腺C.腔上囊D.淋巴结E.其余选项都不对

52.在抗原抗体反应中,下列哪项最敏感:

A.双向琼脂扩散试验B.补体结合试验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固相放射免疫E.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53.下列五类Ig的特性哪项是错误的:

A.IgG是唯一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

B.SIgA多为双聚体

C.IgM分子量最大

D.免疫应答过程中产生最早的是IgG

E.正常血清中IgE含量最少

54.器官移植中的最佳供者是:

A.受者父母

B.受者同胞兄弟姐妹

C.受者妻子

D.受者单卵孪生同胞兄弟姐妹

E.受者子女

55.AIDS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机会感染

B.Kaposi肉瘤

C.B细胞淋巴瘤

D.艾滋病性痴呆

E.Hodgkin病

56.AIDS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是:

A.真菌感染

B.Kaposi肉瘤

C.卡氏肺囊虫感染

D.艾滋病性痴呆

E.Hodgkin病

57.介导补体溶解肿瘤的主要抗体是:

A.IgA

B.IgM

C.IgE

D.IgG

E.IgD

58.肿瘤发生的主要机制是:

A.免疫防御功能的障碍

B.免疫监视功能的障碍

C.免疫自稳功能的障碍

D.免疫调节功能的障碍

E.免疫功能亢进

59.癌胚抗原:

A.只存在于某种肿瘤细胞表面

B.可以用作肿瘤的特异性诊断标志

C.在所有的肿瘤中均可检查到

D.结合在细胞表面不易脱落

E.对宿主无免疫原性

60.免疫学诊断的依据是:

A.抗原抗体结合的可逆性

B.抗原抗体的浓度

C.抗原抗体结合的高度特异性

D.抗原抗体反应的阶段性

E.抗原抗体的比例

41-45BDACD46-50CCEDC51-55DDDDA56-60BBBEC

61.关于梅毒螺旋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几乎可侵犯全身各组织与器官。

B.梅毒螺旋体有旋转、蛇行、伸缩三种运动方式。

C.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母婴传播及其它(比如输血或间接方式传播)。

D.一期梅毒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单个、无痛性的硬下疳,通常在感染梅毒螺旋体后3~4周出现。

E.TPPA是目前WHO公认的梅毒抗原血清学试验的“金标准”,常用于新方法、新试剂的参照标准,可以作为患者疗效观察的指标。

62.BNII在免疫室开展的项目中没有:

A.RF

B.ASO

C.CRP

D.PRL

E.cysC

63.梅毒传染性最小的时期是:

A.一期梅毒

B.二期梅毒

C.三期梅毒

D.隐性梅毒

E.早期先天梅毒

64.AIDS窗口期是指:

A.感染者体内有HIV存在并具有感染性,但血清中尚不能检测到HIV抗体。

B.感染者体内有HIV存在,但尚无任何临床表现。

C.感染者体内有HIV存在,但尚无传染性。

D.感染者体内有HIV存在,但无感染性,血清中也不能检测到HIV抗体。

E.感染者体内有HIV存在,但无感染性,血清中可以检测到HIV抗体。

65.目前艾滋病是一种:

A.可以治愈但无法预防的疾病

B.无法治愈也无法预防的疾病

C.无法治愈但可预防的疾病

D.可以预防也可以治愈的疾病

E.目前我国尚无任何完整的措施预防艾滋病

66.肺炎支原体抗体阴性的判定标准是:

A.颗粒呈纽扣状聚集,呈现出外周边缘均匀且平滑的圆形。

B.粒子形成小环状,呈现出外周边缘均匀且平滑的圆形。

C.粒子环明显变大,其外周边缘不均匀且杂乱地凝集在周围。

D.产生均一的凝集,凝集粒子在底部整体上呈膜状延展。

E.未致敏离子孔粒子环明显变大,其外周边缘不均匀且杂乱地凝集在周围。

67.下列关于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错误的是:

A.AFP是肝细胞和生殖细胞肿瘤的标志物,是原发性肝癌最灵敏、最特异的一种指标。

B.CEA是乳腺癌、肺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胰腺癌、胆道肿瘤等诊断和治疗的指标,有助于检测肿瘤的复发,判断预后。

C.CA是上皮性卵巢癌的主要标记物,常用于监控已诊断为卵巢癌的患者,检测治疗效果及预后。

D.CA是胰腺癌敏感标志物,有助于胰腺癌的鉴别诊断和病情监测。部分卵巢癌、淋巴瘤、肺癌、胃癌、食道癌和乳腺癌患者CA也升高。

E.SCC用于子宫颈癌、肺鳞癌、食道癌、肛门、皮肤、口腔癌等鳞状上皮细胞癌的诊断监测。

68.下列关于免疫室标本采集、接收及处理流程正确的是:

A.桡动脉是最理想的首选穿刺部位。

B.血液标本采集的容器是使用一次性加促凝剂的真空采集试管或普通一次性塑料试管。

C.血液标本采集的容器是使用一次性加抗凝剂的真空采集试管。

D.免疫室标本应该有专门的护工送检,签收标本的人员应立即将标本离心。

E.免疫室当天不能上机的标本,应进行离心后放冰箱冷藏,冷藏的标本一个月后处理也不影响结果。

69.梅毒的病原体是:

A.苍白螺旋体

B.钩端螺旋体

C.奋森氏螺旋体

D.品他螺旋体

E.肺炎支原体

70.关于室间质评,错误的是:

A.室间质评是由实验室以外某个机构来进行的

B.没有进行室内质控的实验室也可以参加

C.室间质评是为了评价实验室常规检测的准确度

D.室间质评不能代替室内质控

E.在我国室间质评由各级临检中心组织实施

71.酶免疫技术的酶结合物是指:

A.酶标记抗原

B.酶标记抗体

C.酶标记抗原或抗体

D.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酶

E.酶与底物的结合

72.停经后典型的激素变化是:

A.FSH下降LH上升E2下降

B.FSH上升LH下降E2上升

C.FSH上升LH上升E2下降

D.FSH上升LH下降E2下降

E.FSH下降LH下降E2下降

73.一般认为用于确诊性试验的分析方法应具备:

A.高灵敏度

B.高特异性

C.重复性好

D.总有效率高

E.高准确度

74.关于医学决定水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用来排除某种疾病

B.可用来确定某种疾病

C.就是参考值的另一种说法

D.若高于或低于该值,应采取一定的治疗措施

E.对于某个项目可以有两个或三个医学决定水平

75.引起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的支原体主要是:

A.肺炎支原体

B.解脲支原体

C.人型支原体

D.生殖道支原体

E.发酵支原体

76.恶性肿瘤患者伴随肿瘤抗原长高的蛋白质主要是:

A.铁蛋白

B.转铁蛋白

C.组蛋白

D.脂蛋白

E.白蛋白

77.异种抗原是:

A.来源于其他物种的抗原物质

B.一种与种属特异性无关的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C.同种间不同个体的特异性抗原

D.针对自身成分的抗原

E.合成抗原

78.化学发光酶免疫测定中常用的发光底物是:

A.FITC

B.鲁米诺

C.三联吡啶钌

D.HRP

E.AP

79.室间质评样本的检测:

A.实验室必须在最佳条件下检测室间质评样本

B.实验室必须与其测试病人样本一样的方式来检测室间质评样本

C.实验室必须在重新维护仪器后检测室间质评样本

D.实验室必须在重新校准后检测室间质评样本

E.实验室必须在常规仪器上进行多次测定室间质评样本

80.对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人,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T3、T4下降,TSH升高

B.T3、T4下降,TSH下降

C.T3、T4升高,TSH升高

D.T3、T4升高,TSH下降

E.T3升高,T4、TSH下降

61-65EDCAC66-70ACBAB71-75CCBCA76-80AABBD

81.可作为排卵标志的激素是:

A.催乳素

B.催产素

C.卵泡刺激素

D.黄体生成素

E.催乳素释放因子

82.在临床检验室内质量控制中,如果质控结果出现失控信号,下列哪一做法是对的:

A.寻找失控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纠正,然后重新测定,再决定是否可发出报告

B.先发出病人结果,然后寻找原因

C.发出病人结果,不寻找原因

D.增加质控物个数,提高误差检出

E.增加质控规则,提高误差检出

83.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

A.抗原的化学组成

B.抗原分子量的大小

C.抗原结构的复杂性

D.抗原决定簇的性质,数目及空间构型

E.抗原表位的数量

84.对桥本甲状腺炎有诊断意义的自身抗体是:

A.抗线粒体抗体

B.抗心磷脂抗体

C.抗平滑肌抗体

D.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E.抗甲状腺球蛋白和微粒体抗体

85.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表明:

A.急性肝炎初期

B.慢性活动性肝炎

C.乙肝恢复并产生免疫力

D.既往乙肝病毒感染

E.慢性迁延性肝炎

86.关于孕中期唐氏筛查,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产前筛查是采用简便、可行、无创的检查方法,对发病率高、病情严重的遗传性疾病或先天畸形进行产前筛查,检出子代具有出生缺陷高风险的人群。

B.目前主要针对18-三体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和神经管畸形三种先天缺陷进行筛查。

C.唐氏筛查是国家规定的产前必检项目,大夫和孕妇不得以任何手段或理由拒绝检查。

D.筛查结果必须以书面报告形式送交被筛查者,筛查报告应包括经筛查后孕妇所怀胎儿18-三体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发生的概率或针对神经管缺陷的高危指标,甲胎蛋白(AFP)的中位数倍数值(AFPMoM),并有相应的临床建议。

E.筛查结果的原始数据和血清标本必须保存18个月,血清标本须保存于-70℃,以备复查。

87.梅毒血清学试验结果TPPA(+)、RPR(-)的临床意义是:

A.现症梅毒或接受过治疗的晚期梅毒(但不能用于胎传梅毒的诊断)

B.排除梅毒感染或极早期梅毒(窗口期尚无任何抗体产生)

C.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假阳性

D.早期梅毒经治疗后(既往感染者)或极早期梅毒

E.现症梅毒或接受过治疗的晚期梅毒(可以用于胎传梅毒的诊断)

88.雅培i在运行前ready状态下应做的试剂准备和检查不包括:

A.检查仪器上原有试剂量。如原有试剂量不足,取所需试剂放入仪器。

B.检查所有试剂、激发液、预激发液或缓冲液是否在效期之内。

C.检查所有试剂、激发液、预激发液或缓冲液量是否足够。

D.检查试剂瓶是否齐全,批号和效期,确保试剂瓶没有漏液,对需要定标的新批号试剂进行定标。

E.检查所有消耗品(反应杯)是否足够,废物是否清空。

89.关于西门子centaurXP仪器的日保养程序,下列操作哪个是错误的:

A.将清洁液装载到系统中CleaningSolution位置。

B.若容器超过半满,请清空废物容器。

C.确定蒸馏水桶至少二分之一满(约5.0升)。

D.主界面→选择MaintenanceStatus图标→选择DailyCleaningProcedure→选择Perform,系统开始执行清洗工作。

E.若清洁程序在完成之前停止,维护按钮将会变成红色且系统将会阻止运行样本,直到它完成清洁程序或完成冲洗程序为止。

90.酶免之星是96孔酶标板的全自动处理系统,它集合了标本-控制品的加注、试剂的加注、微板的孵育、微板的洗涤、条码的读取和比色结果判读功能于一体,是新一代的全自动一体机。酶免之星的运行试验程序的英文名字是:

A.Auslab

B.MicrolabSTARRUN

C.Fameods

D.WinTusXP

E.WinTusMarco

91.HIV分型哪项是错误的:

A.HIV—1型

B.HIV—2型

C.P-24抗原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92.HIV传播途径中不包括哪项:

A.性接触传播

B.血液传播

C.母婴垂直传播

D.呼吸道传播

E.注射毒品

93.HIV抗体检测(包括筛查和确证实验)、抗原检测和相关的免疫学检测应在符合几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要求的艾滋病检测实验室中进行:

A.BSL-1

B.BSL-2

C.BSL-3

D.BSL-4

E.BSL-5

94.HIV分离、细胞培养及研究工作应在几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中进行:

A.BSL-1

B.BSL-2

C.BSL-3

D.BSL-4

E.BSL-5

95.日常检测中可以只设置一个弱阳性质控,以该试剂盒临界值(Cut-off)的多少倍为宜:

A.1~2

B.2~3

C.2~4

D.3~4

E.1~.职业暴露发生后,通常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A.及时处理原则

B.报告原则

C.保密原则

D.知情上报原则

E.知情同意原则

97.发生职业暴露以后,可以服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暴露后预防。艾滋病的职业暴露后预防(PostexposureProphylaxis,PEP)不包括:

A.急救

B.对暴露级别的评估及对暴露源的评估

C.对职业暴露的知识宣传

D.预防性用药

E.报告与保密

98.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实行急救。应立即实施得以下局部处理措施哪项是错误的:

A.刺激出血:如皮肤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B.用洗手液和流水清洗伤口或污染的皮肤。如果是粘膜,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C.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D.到艾滋病专业防治机构进行进一步咨询和处理。

E.对暴露感染的危险进行评估,如果暴露源没有HIV的检测结果,即可判断为安全,无需后续的处理措施。

99.HIV抗体的检测可以采用的标本类型为:

A.全血

B.血清

C.血浆

D.唾液

E.以上都对

.实验室在报告实验结果之前必须评价质控数据,可通过图形记录的检查或由计算机审核结果来决定。目前有许多质控规则,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A.警告(12S):当外部质控品的S/CO值超出+1s范围时,系统处于警告状态,应予注意,是否可以继续检测需要进一步观察。若将12S做失控标准,有较高的假失控概率,所以一般不采用。

B.失控(13S):当外部质控品的S/CO值超出+3s范围时,系统处于失控状态,本次实验结果不能被接受,可能是系统误差、随机误差或外部质控品稳定性下降所致。

C.漂移:连续几次(3~5次)外部质控品的S/CO值都落在均值的一侧则称为漂移,提示实验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D.趋势:连续几次(5~7次)外部质控品的S/CO值几乎按一个方向分布时称为趋势,通常由参数的缓慢改变引起。

E.质控规则的使用应检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即具有高的检出分析误差的能力,同时应具有较低的假失控概率。

81-85DADEC86-90CDDCB91-95EDBCB96-DCEEA

.抗原性最弱的物质是

A.类脂

B.多糖

C.LPS

D.核酸

E.蛋白

.不属于血清学反应的是

A.变态反应

B.凝集反应

C.溶血反应

D.溶菌反应

E.补体结合反应

.抗原抗体反应需要合适的温度才有利于二者结合,其范围一般为

A.4~10℃

B.11~15℃

C.16~20℃

D.15~40℃

E.41~50℃

.为促使凝集现象的出现,下列措施中哪项是错误的

A.离心使复合物沉淀

B.降低试剂的粘滞度

C.用胰酶或神经氨酸酶处理

D.适合pH

E.电解质含量适当

.用免疫学方法确定女性是否妊娠的方法属于

A.间接凝集抑制实验

B.直接凝集试验

C.双向琼脂扩散

D.单向琼脂扩散

E.间接凝集试验

.间接凝集试验常用的载体是

A.胶乳颗粒

B.红细胞

C.明胶颗粒

D.以上都对

E.以上都不对

.关于ELISA的固相载体论述有误的是

A.最常用的是聚苯乙烯微量反应板

B.每一批号的聚苯乙烯在使用前需检查其性能

C.聚氯乙烯对蛋白质的吸附性能比聚苯乙烯低

D.阳性和阴性标本测定结果差别最大者是最适用载体

E.微孔滤膜也可作固相载体

.与双抗体夹心法相比,ELISA间接法的主要优点是

A.有较大的放大作用

B.减少了操作步骤

C.减少了冲洗次数

D.可以用一种酶标抗体检测各种与抗原相应的抗体

E.缩短反应时间

.斑点ELISA与常规ELISA比较不同之处在于

A.二者实验原理不同

B.二者所用固相载体不同

C.二者所用酶不同

D.二者所用酶标抗体不同

E.以上都不对

.ELISA中用于某种特异抗体的亚型测定常采用的方法是

A.双抗体夹心法

B.捕获法

C.竞争法

D.间接法

E.双抗原夹心法

.测定HIV抗体确诊HIV感染常用的方法是

A.免疫印迹法B.ELISA(夹心法)C.直接凝集试验D.ELISA(间接法)E.免疫荧光技术

.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最常用的方法是

A.捕获法

B.竞争法

C.双抗体夹心法

D.间接免疫法

E.以上都包括

.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的时间为单位时间内

A.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的最长时间段

B.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的最快时间段

C.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最大量的时间段

D.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的最稳定时间段

E.抗原-抗体复合物最初形成的时间段

.免疫比浊法测定时为维持抗原一抗体复合物相对不溶解性

A.保持抗原过量

B.保持抗体过量

C.保持抗原-抗体相等

D.保持抗原略大于抗体量

E.与抗原或抗体量无关

.大批量抗原或抗体检测用全自动微孔板式ELISA分析仪的设计原理是

A.免疫浊度测定原理B.酶免疫测定原理C.免疫荧光测定原理D.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原理E.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原理

.临床检测血清,尿和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的常用仪器设计原理是

A.免疫浊度测定原理B.酶免疫测定原理C.免疫荧光测定原理D.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原理E.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原理

.适用于吖啶酯标记抗原或抗体检测的自动化仪器设计原理是

A.免疫浊度测定原理B.酶免疫测定原理C.免疫荧光测定原理D.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原理E.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原理

.有发光剂三联吡啶钌和电子供体三丙胺参与反应的检测用仪器设计原理是

A.免疫浊度测定原理B.酶免疫测定原理C.免疫荧光测定原理D.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原理E.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原理

.适用于异硫氰酸荧光黄标汜的各项检测用仪器的设计原理是

A.免疫浊度测定原理B.酶免疫测定原理C.免疫荧光测定原理D.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原理E.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原理

.在ELISA检测时,当弱阳性质控物检测为阴性时,应该核查的问题不包括

A.试剂

B.仪器设备

C.加样操作

D.质控品是否失效

E.患者标本采集、保存是否正确

-AADBA-DCDBB-ACBBB-ADECE

.对新批号质控品应确定控制限,控制限通常以下述哪一个表示

A.平均值

B.变异系数

C.标准差

D.标准差倍数

E.中位数

.ROC曲线横坐标、纵坐标分别为

A.假阳性率与诊断敏感性

B.真阳性率与诊断敏感性

C.假阳性率与真阳性率

D.真阳性率与诊断特异性

E.假阳性率与诊断特异性

.质控图制作的关键是对什么的选择

A.标准差

B.控制限

C.质控血清

D.试剂盒

E.操作人员

."即刻性"质控经常应用于

A.荧光免疫实验

B.免疫比浊实验

C.化学发光实验

D.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免疫电泳

.在免疫测定项目中,"即刻性"质控的要求是

A.2次以上测定结果

B.3次以上测定结果

C.4次以上测定结果

D.5次以上测定结果

E.6次以上测定结果

.有抗体和补体参与的超敏反应是

A.Ⅰ型超敏反应

B.Ⅰ、Ⅱ型超敏反应

C.Ⅱ、Ⅲ型超敏反应

D.Ⅰ,Ⅱ、Ⅲ、Ⅳ型超敏反应

E.Ⅳ型超敏反应

.可采用免疫增强治疗的疾病是

A.超敏反应

B.移植排斥

C.炎症

D.自身免疫性疾病

E.肿瘤

.肿瘤标志物重复性好指的是下列哪项指标高

A.敏感性

B.特异性

C.精密度

D.敏感性和特异性

E.敏感性和精密度

.酶类肿瘤标志物的特点是

A.特异性较高,敏感性较高

B.特异性不高,敏感性不高

C.特异性不高,敏感性较高

D.特异性较高,敏感性不高

E.无特异性,无敏感性

.恶性肿瘤时伴随肿瘤抗原升高的蛋白质是

A.铁蛋白

B.转铁蛋白

C.糖蛋白

D.脂蛋白

E.载脂蛋白

.关于CEA的叙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A.是一种糖蛋白

B.正常人血清含量是<5μg/L

C.含量>20μg/L,应考虑有癌症的可能

D.对消化道肿瘤的诊断特异性较高

E.属肿瘤特异性抗原

.α-L岩藻糖苷酶是近年发现的下列哪种疾病的最好标志物

A.前列腺癌

B.乳腺癌

C.肝癌

D.肺癌

E.卵巢癌

.对胰腺癌诊断最好的指标是

A.POA(胰胚胎抗原)和CA

B.AFP

C.CA50

D.CA

E.CA

.下列哪种属于免疫抑制剂

A.左旋咪唑

B.转移因子

C.卡介苗

D.西咪替丁

E.氮芥

.临床常见的免疫检测肿瘤标志物的方法有

A.酶学方法

B.EIA和RIA

C.电泳法

D.化学法

E.化学法加酶学方法

.与胃癌关系不大的肿瘤标志物是

A.FSA

B.CEA

C.CA19-9

D.CA50

E.PSA

.不属于临床实验室范畴的是

A.微生物学实验室

B.细胞学检验实验室

C.血液免疫学实验室

D.化学检验实验室

E.临床病理实验室

.对人体不同成分浓度的检测

A.临床化学B.临床血液体液学C.临床免疫学D.临床微生物学E.临床核酸体外扩增

.关于管理的概念正确的是

A.管理的基本对象是财、物、信息等内容

B.真正的管理是针对财、物、信息等的管理

C.管理的第一要素是管理人、财、物

D.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

E.管理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到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

.关于组建临床检验中心,负责临床实验室管理说法错误的是

A.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于年12月正式批准成立

B.年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评价活动

C.已开展了32项室间质量评价计划

D.年参加各专业质评活动计划机构数量为家

E.其计划项目参加累计数达到家

-DCBDB-CECCA-ECAEB-EEAEC

.关于ISO错误的是

A.这是专门针对医学实验室管理的第一个国际标志

B.全称是《医学实验室一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

C.提出28项管理与技术的具体要求

D.年2月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

E.是专门针对临床实验室的管理标准

.医学实验室认可与工业检测实验室从标本来源的角度来说,它们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在于

A.结果解释难度大

B.标本数据量大

C.标本取材要求高

D.仪器自动化程度高

E.标本存在基质效应

.以下哪种英文缩写代表澳大利亚国家检测机构协会

A.UKAS

B.ILAC

C.APLAC

D.NATA

E.CNACL

.下列哪一个认可准则更适合于医学实验室

A.ISO25

B.ISO

C.ISO

D.ISO

E.GB/T-

.关于实验室认可和质量体系认证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A.目前使州的ISO25,源自ISO/CERTICO导则25-,是9年版

B.实验室认可对象是检测实验室或(和)校准实验室;认证对象是产品、过程或服务

C.经认可的实验室具有从事某个领域检测或(和)校准工作的能力

D.质量体系认证同样要求实验室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

E.当今美国是按照CLIA88对临床实验室进行强制性认可

.在临床实验室日常工作中,每一项检验报告必须经历的过程不正确的是

A.医师申请院长批准

B.标本采集与运送

C.标本编号

D.发出报告

E.标本检测

.将质量体系文件分为四个层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层次是质量手册

B.第二层次是作业指导书

C.第二层次是表格

D.第四层次是报告

E.质量记录包括检测细则、操作规程

.程序性文件的结构和内容不包括

A.前言

B.封面

C.目的

D.适用范围

E.工作程序

.质量体系包括的内容不正确的是

A.组织机构

B.程序

C.过程

D.反馈

E.资源

.临床实验室日常管理中人员梯队结构及其职责不包括

A.学历

B.职务

C.职称

D.年龄

E.专业

.中心向社会和客户承诺内容错误的是

A.职业规范

B.高效优质的服务

C.检测质量的承诺

D.实施质量体系的保证

E.遵守国内标准

.关于程序性文件错误的是

A.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而规定的途径形成的文件

B.其详细程度取决于该项活动的复杂程序、所采用的方法及人员素质

C.必须以质量手册为依据

D.必须符合质量手册的规定和要求

E.它应该具有承上启下功能,即上接作业指导书,下接质量手册

.检测仪器的操作规程,必须考虑的基本问题不正确的是

A.质控程序

B.保养及维修程序

C.仪器使用目的及范围

D.检测标准化操作步骤

E.仪器的价格

.关于记录的分类及作用错误的是

A.记录的主要作用是质量活动运行情况的证明

B.记录可以是数据、文字,但不可以是图表

C.记录有两种,即质量记录及活动记录

D.质量活动记录最常见是检验过程或校准过程所获得的数据和信息

E.记录可以是文字记载的书面材料,也可以是微机存储的数据和存储于软盘上的材料

.质量手册的封面和标题页不包括

A.名称

B.发布日期

C.发布人

D.版次和/或现行修订日期和/或修订编号

E.页号

.进食高脂肪食物后可引起下列何种物质测定值大幅度增高

A.BUN

B.TG

C.ALT

D.GLU

E.UA

.维生素C对某些试验的干扰作用主要是由于它的

A.氧化性

B.还原性

C.改变了反应的pH

D.与被测物的络合作用

E.改变了被测物的空间结构

.口服避孕药可引起血浆中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铜蓝蛋白、转铁蛋白增高,因而对下列测定可产生何种影响

A.甲状腺素、铁、铜离子皆降低

B.甲状腺素、铁、铜离子皆增高

C.仅甲状腺素增高

D.甲状腺素增高,铁、铜离子降低

E.甲状腺素降低,铁、铜离子增高

.下列何种物质红细胞中含量比血浆中低

A.Cr

B.LDH

C.AST

D.Hb

E.Ca

.造成血清/血浆标本中被测成分分布不均匀的因素主要是

A.溶血

B.高胆红素

C.脂血

D.药物

E.高纤维蛋白原

.对真空采血管的评价,哪一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可控制采血量

B.减少采血过程中的生物性污染

C.减少溶血的发生

D.操作方便,减少工作强度

E.即使不加添加剂,亦可快速分离出血清

.所有送检标本,皆应视作具有下列何种潜在性危害的标本

A.致癌性

B.毒性

C.生物危害性

D.过敏性

E.致畸性

.检测系统不包括

A.仪器

B.校准品

C.质控品

D.消耗品

E.检测人员

.临床检验的量值溯源的中心内容是

A.用一级参考测量方法直接测量样品

B.参考物质与实际样品具有相同的基质

C.建立参考实验室

D.各测量方法的测量值与已公认的标准发生联系

E.常规测定方法具有特异性

.在不同溯源阶段中测量参考物质或标准品时,测量方法测量结果与用这些测量方法测量实际样品时测量结果的数字关系的一致程度,是指临床检验参考物质或校准品的

A.特异性

B.互通性

C.一致性

D.准确性

E.有效性

.该标准物质稳定、均一,采用高度准确、可靠的若干方法定值,可用于校准决定性方法及为二级标准物质定值的为

A.质控品

B.校准品

C.二级标准物质

D.一级标准物质

E.患者样本

.标准物质的定值结果一般表示为

A.标准值±不精密度

B.标准差±总不确定度

C.标准误±总不确定度

D.标准值±总不确定度

E.标准值±不准确度

.新临床检验方法评价的关键点,不正确的是

A.整个任务应用临床观点

B.执行正确的试验,收集所需的数据

C.正确的使用统计工具,以便正确地估计误差

D.作出方法客观的结论

E.正确对待反馈结果

.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中出现不及格结果时,实验室本身的问题中不应包括

A.书写错误

B.方法学问题

C.技术问题

D.评价标准

E.单位换算问题

.目前,我国各级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为

A.实验室间检测计划

B.测量对比计划

C.已知值计划

D.分割样品检测计划

E.定性计划

.参加室问质量评价活动中出现不及格项目时.应采取的措施中不包括

A.首先检查是否由于书写错误所致

B.研究是否由于方法学问题所致

C.调查是否由于操作技术上的问题所致

D.与室间质评组织者讨论靶值确定是否适当

E.不采取任何措施

.每次室间质评所有评价项目未达到80%得分称为

A.不满意的EQA成绩

B.不成功的EQA成绩

C.满意的EQA成绩

D.成功的EQA成绩

E.及格

.目前我国常规化学测定项目在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中的评价标准不包括

A.固定范围(例如:±4mmol/L)

B.固定百分数(例如:±10%的靶值)

C.以上两者的结合(例如:±6mg/dL或±10%靶值,取较大的值)

D.范围基于组标准差(例如:±2s)

E.SDL

.在规定的回报时间内实验室未能将室间质评的结果回报给室间质评组织者,将定为

A.不作规定

B.不计任何分

C.不满意的EQA成绩,该次活动的得分为

D.不作任何处理

E.请补上结果

.下列哪一种情况不属于过失性错误

A.弄错标本

B.漏作项目

C.填错结果

D.未注明检验单位

E.使用新批号试剂时产生的系统误差

.两个临床应用目的相同的试验,评价它的临床应用价值大小的可靠方法是

A.敏感度

B.特异度

C.预测值

D.ROC曲线下覆盖的面积

E.临界值确定是否合理

.出现抗HIV阳性结果,为保护患者隐私权,检验报告单应直接发给

A.患者本人

B.患者亲属

C.患者就医科室医师

D.申请该检验的医师

E.护士

.下列对检验报告单的叙述,哪一个是错误的

A.是检验信息的载体

B.是医师用于诊断、治疗的医疗文件组成部分

C.是减少医疗纠纷的工具

D.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医疗文件

E.体现了检验人员劳动的成果

.患者送检的血液标本如果出现溶血或乳糜,检验报告单上必须注明,其主要原因是

A.表示检测结果不准确

B.表示检测结果缺乏再现性

C.错检测结果可能受干扰,防止解释结果时被误导

D..为了追查责任

E.没有特殊用意

.为防止检验报告单填写的结果发生过失性错误,应采取下列哪种措施防止

A.将标本复查

B.观察当天室内质控记录

C.建立核查制度

D.观察是否为正常结果

E.细心工作

-ECEDB-DDEDA-EAECE-CDCCC

.假设某项检测项目的测定值在正常人群中呈正态分布,以均值±2S作为正常参考范围的上、下限,这时正常人出现异常结果的概率是多少

A.0.27%

B.0.5%

C.1.0%

D.2.5%

E.5%

.检测结果得出后。判断该批检验结果是否可靠的主要依据是

A.检测仪器检测中运行正常

B.试剂在有效期以内

C.室内质控"在控"

D.无特殊异常结果

E.操作过程无失误

.ROC确定的临界值,它反映了

A.最佳的敏感度

B.最佳的特异度

C.敏感度与特异度处于最满意状态

D.最佳阳性预测值

E.最佳阴性预测值

.评价诊断性试验临床应用价值两个最基本的指标是

A.敏感度及灵敏度

B.敏感度及特异度

C.预测值及特异度

D.阴性及阳性预测值

E.阴性及阳性似然比

.为验证某项检测的精度,常采用

A.平行试验B.序列试验C.重复性试验D.比对试验E.稳定性实验

.将敏感度及特异度综合评价比较好的指标是

A.敏感度B.特异度C.灵敏度D.预测值E.似然比

.某一试验在患者中的阳性率(%)称为该试验的

A.敏感度B.特异度C.灵敏度D.预测值E.似然比

.与患病率有关的指标是

A.敏感度B.特异度C.灵敏度D.预测值E.似然比

.患者林某,男,46岁,因双侧扁桃体反复感医院就诊。医生考虑病情给他开了价格昂贵的新型抗生素,患者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要求改用平时常用的较便宜而有效的清热解毒的中药或青霉素。对此案进行伦理学分析,正确的是()

A.医生有决定如何用药权

B.医生有用药决定权,患者的要求是无道理的

C.医生应向患者解释为何使用新型抗生素,若患者不同意应考虑患者的要求

D.当医生的权利与患者的权利发生冲突时,必须绝对服从患者的要求

E.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有拒绝治疗权,医生应当给患者换药

.国际护理学会年修订的《国际护士伦理守则》中,规定护士的基本职责哪项除外()

A.增进健康

B.恢复健康

C.治愈疾病

D.预防疾病

E.减轻痛苦

.人体实验()

A.只要经过大量、可靠的动物实验后就可进行

B.只要课题组论证充分就可进行

C.研究者应将有关信息向伦理委员会提供以供审查,如果来不及报告,可以补审

D.课题组必须上报完整、严谨的报告,经专家组向上级主管部门按规定程序审批后方可进行

E.只要医学研究需要就可进行

.一护士遵照医嘱给某病人服药,待病人服药后该护士才想起给患者服错了药,就漫不经心地站在走廊一头对另一头的护士大喊:"老张头儿吃错药了!"此话被患者听到后,急忙自己寻来肥皂水喝下打算把"错药"呕吐出来,结果引发了严重呕吐加上心力衰竭当场死亡。事后经查吃错的药是维生素B。对此案,下列说法是正确的有()

A.维生素B是有益身体健康的,吃错了无妨

B.患者去喝肥皂水致死,这是他自己的责任,不关医护人员的事

C.医护人员的语言和行为都要从有利于患者和不伤害患者的角度出发

D.病人缺乏相应的医学知识而造成了这样的恶果

E.护士不应该把真相说出来

.东汉名医华佗医技高明,朝廷曾多次召他进宫作官,但均被他拒绝,最后惹怒曹操,竞被投入监狱惨遭杀害。从这个案例体现了华佗的医德思想是()

A.不怕艰苦

B.不分贵贱

C.不畏权势

D.不断进取

E.不图钱财

.我国提倡通过何种途径获得供体移植器官()

A.自愿捐献

B.互换器官

C.器官买卖

D.强行摘取

E.其他途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纳粹和日本军国主义者强行用战俘、妇女、儿童和犹太人做医学试验。这一行为正确的伦理判断是()

A.该研究是为了增进医学对人体的了解

B.该研究是当时战争时期的特殊需要

C.参加试验的医学工作者也是迫于无奈,不得已而为之

D.该行为违背了医学科研的根本目的

E.该行为虽然偏离了医学科研的正确方向,但也为医学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遵守医学伦理道德,尊重患者的知情(),为患者保守医疗秘密和健康隐私,维护患者合法权益。

A.选择权

B.同意权

C.隐私权

D.同意权和隐私权

E.拒绝权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适用于那些人员?

A.医疗机构的医生、护士、药剂、医技人员

B.医疗机构的医护及后勤人员

C.医疗机构的管理、财务、后勤等人员

D.药学技术人员

E.医疗机构内所有从业人员

.医疗机构的从业人员基本行为规范:①以人为本,践行宗旨;②遵纪守法,依法执业;③尊重患者,关爱生命;④优质服务,医患和谐;⑤廉洁自律,恪守医德;⑥严谨求实,精益求精;⑦爱岗敬业,团结协作;⑧乐于奉献,热心公益。请选择正确:

A.①、②、④、⑥、⑧

B.①、③、⑤、⑦、⑧

C.②、④、⑤、⑥、⑦

D.②、③、⑥、⑦、⑧

E.以上都是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违反本规范的,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其中不正确的是

A批评教育、通报批评、取消当年评优评职资格

B卫生行政部门依法给予警告、暂停执业或吊销执业证书

C纪检监察部门按照党纪政纪案件的调查处理程序办理

D缓聘、解职待聘、解聘

E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既要遵守本文件所列()规范又要遵守与()相对应的分类行为规范。

A.职业、基本行为

B.基本行为、职业

C.行业、职务

D.职务、行业

E.行业、基本行为

-ECCBC-EADCC-DCCAD-DEEBB

选择题答案

1-5BEBCE6-10AABDD11-15DABCC16-20DEDCE

21-25EDAEB26-30DCDED31-35BAAAD36-40BCCAB

41-45BDACD46-50CCEDC51-55DDDDA56-60BBBEC

61-65EDCAC66-70ACBAB71-75CCBCA76-80AABBD

81-85DADEC86-90CDDCB91-95EDBCB96-DCEEA

-AADBA-DCDBB-ACBBB-ADECE

-DCBDB-CECCA-ECAEB-EEAEC

-CEDBD-AAADD-EEEBC-BBBEC

-ECEDB-DDEDA-EAECE-CDCCC

-ECCBC-EADCC-DCCAD-DEEBB

二、填空题

1.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特异性生理功能。其主要由、、三种生理功能。

2.免疫系统是由具有、、组成,是机体免疫机制发生的物质基础。

3.在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时,生成结合物的量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若抗原或抗体极度过剩则无沉淀形成,称为带现象,抗体过量时,称为。

4.某物质在独立存在时只具有反应原性而无免疫原性,这些物质称为。

5.细胞融合的选择培养基中有三种关键成分:、、,所以取三者的字头称为HAT培养基。只有融合细胞具有亲代双方遗传性能,才能在HAT培养基上长期存活与繁殖,而骨髓瘤细胞是次黄嘌呤磷酸核酸核糖转化酶(HGPRT)的缺陷株,不能生长。

6.细菌、红细胞等颗粒抗原,或可溶性抗原(或抗体)与载体颗粒结合成致敏颗粒后,它们与相应抗体(或抗原)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称凝集反应。

7.抗人球蛋白参与的血凝试验,称Coombs试验,是检测的一种很有用的方法。

8.沉淀反应是与相应抗体在特定条件下特异性结合所出现的沉淀现象。

9.ELISA板包被后,最常用的封闭物质是。

10.各种ELISA技术中,待测孔(管)最后显色的颜色深浅与标本中待测物质呈负相关的是。

11.细胞免疫是抗肿瘤免疫的重要机制,参与抗肿瘤免疫的细胞主要有:、、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DC)等。

12.肿瘤抗原是指细胞癌变过程中所表达的新生物或过量表达产物。根据肿瘤抗原特异性分为:(TSA)和(TAA)。

13.胚胎抗原是在胚胎发育阶段由胚胎组织产生的正常成分,在胚胎后期减少,出生后逐渐消失,或仅存留极微量。当细胞恶性变时,此类抗原可重新合成。最常见的有两种胚胎抗原,分别是:(AFP)和(CEA)。

14.PSA是前列腺上皮细胞产生的糖蛋白,主要作为的辅助诊断项目。

15.是上皮性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标志物。

16.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是的一个非常可靠的指标,具有很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17.“两对半”呈三项阳性:即HBsAg、HBeAg和HBcAb三项同时阳性,俗称“”,提示:①急、慢性乙肝;②HBV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18.雅培I采用的方法学为(CMIA)。

19.TRUST试剂使用前应,使用后应。

20.分析前阶段质量保证主要是患者准备、标本的正确采集、输送及保存。其中送检标本的质量是其核心,如防止、及血液污染。

21.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有两种方法:一是小分子抗原物质的测定采用;二是大分子的抗原物质测定采用。

22.雅培CI测试的主要项目有、、、、

、等等。

23.CENTAR测试的主要项目有、、、、

、等等。

24.免疫室手工检测项目有、、。

25.ELISA法检测HIV抗体时加完标本及阴阳性质控后应37°孵育分钟。

26.某些与免疫系统在解剖位置上隔绝的抗原成分称为。

27."TORCH"一词是由多种引起宫内感染的微生物和病毒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组成的。我们称之为优生五项。这五项主要包括、、、、。

28.孕妇血清学检查是一种重要的无创伤性的产前筛查方法,可以筛查胎儿一些主要的异常,如、、或其他染色体异常等。

29.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

30.本院HIV阳性可疑标本需送往做确诊试验。

31.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几乎可侵犯全身各组织与器官,它的病原体是梅毒螺旋体,又称。

32.感染后首先产生型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感染2周后即可测出,治疗后可转阴,再感染时又出现阳性,它是活动性梅毒的标记。感染后第4周产生型抗梅毒螺旋体抗体,即使经足量抗梅治疗,梅毒螺旋体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它仍可通过记忆细胞的作用持续产生,甚至终生阳性。

33.是指经过抗梅毒治疗后,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在一定时期内不转阴(多低于1︰4)。

34.当酶免仪器在加样过程中报警时,点击,让仪器再重复一次加样的程序。如重复数次后依旧不过,则点击。等系统加完样后,检查此孔是否加上样。若没有则人工加样。

35.BNII是一款全自动化蛋白分析仪,使用灵活,操作人员可随时加载样本或试剂。其采用方法学,来测定血浆蛋白,支持对包括心血管疾病、类风湿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肾脏功能和其它疾病在内的一系列疾病,进行临床检测。

36.免疫室检测艾滋病抗体的方法有、、,均为初筛试验。

37.医护人员应正确掌握穿脱隔离衣的操作,其目的是、、。

38.艾滋病,全称是“”(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

39.是垂体前角分泌单链多肽激素,受下丘脑的催乳激素释放因子和抑制因子调节,在女性中有启动和维持哺乳的功能。

40.是由a、β两亚单位非共价结合而成的糖蛋白,a亚单位与黄体素、促卵泡成熟激素的a亚单位相似;而β亚单位与上述垂体糖蛋白的相应部分完全不同,有自已独特的生化及免疫特性,主要针对FT3、FT4的负反馈起反应。

41.实验室的主要生物危害包括、、、、等。

42.实验室生物安全主要考虑通过在实验室设计建造、使用个体防护设施、严格遵从标准化的工作及操作程序和规程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确保,。

43.实验室感染的类型包括、、、。

44.导致感染最多的4种实验室事故为、、、。

45.我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根据实验室对病原微生物防护的生物安全水平(biosafetylevel,BSL)及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将实验室分为四个等级。其中、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实验活动。、实验室可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实验活动,但对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病原微生物,须经批准后才能从事相关实验活动。

填空题答案

1.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2.具有免疫功能的器官、组织、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

3.前带

4.半抗原

5.次黄嘌呤(H)、氨甲蝶呤(A)、胸腺嘧啶核苷(T)

6.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7.抗红细胞不完全抗体

8.可溶性抗原

9.牛血清白蛋白

10.竞争法

11.T细胞、NK细胞

12.肿瘤特异性抗原、肿瘤相关抗原

13.甲胎蛋白、癌胚抗原

14.前列腺癌

15.CAl25

16.小细胞肺癌

17.大三阳

18.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

19.充分摇匀、放置于2~8°C冰箱冷藏

20.溶血、乳糜血、脂血等选两个填

21.竞争法、双抗体夹心法

22.AEPCEACACACATPSAFPSAproGRPHCGSCC

23.性腺六项、甲功七项、胰岛素、C肽(写出具体项目如E2LHFSHPRL)

24.RPR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核抗体检测

25.60

26.隐蔽抗原

27.HSVIHSVIICMVTOXRV

28.21-三体、神经管畸形、18-三体

29.特异性、可逆性、比例性、阶段性

30.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朝阳CDC)

31.苍白螺旋体

32.IgMIgG

33.血清固定

34.repeat==》executecontinue==》execute

35.散射比浊

36.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金标快检法

37.保护工作人员和病人避免交叉感染及自身感染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38.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39.催乳素

40.促甲状腺激素

41.微生物气溶胶吸入刺伤、割伤皮肤、粘膜污染食入感染的实验动物咬伤

42.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对象的感染确保周围环境不受实验对象的污染

43.事故性感染实验室动物引起的感染气溶胶导致的感染人为破坏

44.溢出和泼洒针头和注射器锐器、碎玻璃动物或动物体外寄生虫的咬伤或抓伤

45.BSL-1BSL-2BSL-3BSL-4

三、是非题

1.全血、血清、血浆、唾液、尿液以及DBS样品都可用于HIV抗体检测。

2.抗凝全血不可用于CD4+和CD8+T淋巴细胞测定。

3.DBS样品可用于HIV-1病毒载量、基因型及耐药检测。血浆可用于HIV-1基因型及耐药检测。

4.全血、血浆、淋巴细胞富集液、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及DBS样品可用于HIV核酸的定性检测。

5.PBMC、全血、淋巴细胞富集液等可用于HIV-1分离培养。

6.采血完成后的穿刺针头必须丢弃于尖锐危险品容器里,妥善处理,防止发生职业暴露。

7.ELISA可使用血液、唾液、尿液样品进行检测。

8.ELISA多为单纯HIV抗体检测试,但HIV抗原抗体联合检测试剂可同时检测血液中HIV-1P24抗原和HIV-1/2抗体。

9.对初筛呈阳性反应的样品,必须使用原有试剂和另外一种不同原理(或厂家)的试剂进行复检试验。

10.HIV抗体确证报告由检测者,复核人员和签发人员签字后,按原送检程序反馈一式两份(确证实验室一份、送检单位一份)。

11.质控规则的使用应检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即具有高的检出分析误差的能力,同时应具有较低的假失控概率。

12.HIV感染母亲所生小于18个月龄的婴儿,不同时间的两次HIV核酸检测均为阳性即可作出诊断。

13.实验室内加样器、温湿度计须经计量部门校准,每半年一次。

14.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15.HIV抗体检测(包括筛查和确证实验)、抗原检测和相关的免疫学检测应在符合Ⅲ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3)要求的艾滋病检测实验室中进行。

16.HIV分离培养、浓缩、中和试验、细胞培养及研究工作及其它需要应用活病毒的研究工作,应在Ⅱ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中进行。

17.HIV病毒株应保存在符合Ⅲ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3)要求的艾滋病实验室。

18.HIV核酸提取和检测均应在符合Ⅱ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要求的艾滋病检测实验室中进行。

19.职业暴露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检验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20.手部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

21.肿瘤标志物结果一般胸水结果血清结果腹水结果,如血清结果胸水结果,则需查看2个标本试管标记和标本性状,胸水一般标本量较多,有时有薄膜、浑浊或沉淀,如无法判断,则需交接客服部查询。

22.β-HCG一般作为正常妊娠、宫外孕、葡萄胎等监测指标和辅助诊断。

23.人体性激素的变化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和女性的月经周期,性别,年龄,采血时间,情绪等密切相关。所以,性激素审核时需要综合考虑后才能审核报告。

24.性激素项目的参考范围与性别有关,如果检测性激素标本信息中没有写明性别,该结果不能审核,须写交接给客服,问明性别后才能审核。

25.受精卵子宫腔以外的部位种植发育者,称为异位妊娠,又称宫外孕,根据着床部位不同,有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宫颈妊娠,以腹腔妊娠为最多见。

26.男性性激素检测主要用于勃起功能障碍(俗称阳痿)和少精子症、无精子症(不育症)的诊断,也可以诊断男性高泌乳素血症、男性更年期等。

27.标本溶血,对胰岛素的结果影响较大,标本溶血越严重、溶血时间越长、保存温度越高,则检测结果越高。

28.风湿病是由于甲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全身变态反应性疾病。多见老年人,主要影响关节、心脏,其次为皮肤、血管、浆膜及脑等组织器管。

29.鼻咽癌患者一般检测EB病毒的VCA-IGA抗体,因为VCA抗原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抗VCA-IgA测定呈阳性,阳性率可达90%以上。

30.孕妇血清学检查是一种重要的无创伤性的产前筛查方法,可以筛查胎儿一些主要的异常,如21-三体、神经管畸形或其他染色体异常等。

31.ELISA中最常用的固相载体是聚氯乙烯。

32.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作用的底物是邻苯二胺、四甲基联苯胺、ABTS。

33.超敏反应指机体对某些抗原进行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亦称变态反应或过敏反应。

34.超敏反应分类:根据发生机制和临床特点,分为Ⅰ型(迟发型超敏反应)、Ⅱ型(细胞毒型或细胞溶解型超敏反应)、Ⅲ型(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超敏反应)、Ⅳ型(速发型超敏反应)。

35.肿瘤是指正常组织细胞异常增生所形成的赘生物。

是非题答案

1-5√××√√6-10√√√××11-15√√×√×16-20×√√√√

21-25√√√√×26-30√××√√31-35√√√×√

四、简答题

1.质控图是把检测数据与已确定的(计算出的)“控制限”进行比较的图,包含一条中心横线和其上、下两条平行的控制线,并按时间顺序点入本实验室每批次试验质控血清的测定值。质控图绘制步骤包括:

2.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实行急救。应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

3.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所在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组织专业人员对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分析、综合评估HIV感染的危险,评估分为哪几类:

4.卫生手消毒后细菌菌落总数合格标准?外科手消毒细菌监测菌落总数合格标准:

5.实验室常见的隔离标识有:

6.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怎样处理:

7.如果ELISA试剂盒中的浓缩洗液出现结晶,应怎样处理:

8.请详细描述六/七步洗手法:

9.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

10.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

11.常见的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12.详细说明BNII的开机程序:

13.详细说明BNII紧急停止程序:

14.详细说明BNII的关机程序:

15.临床带教老师对实习生请假的管理规定有哪些?

16.发生火灾处置程序有哪些?

17.发生火灾时如何逃生(详细内容见消防知识宣传彩页)?

18.医院感染的定义吗?

19.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有哪些?

20.胸外心脏按压技术正确的做法?

21.每位医学生必须知道当患者出现心跳骤停情况时如何处置?

简答题答案

1.答:(1)在常规条件下,对同一批血清连续测定20次(天)或以上,获得一组S/CO值,求均数()和标准差(s),超出2s或3s的数据不应删除。(2)将均值()和标准差(s)分别在质控框架图中标示出来。以S/CO值作纵座标(Y轴),每一批次试验作横座标(x轴),绘制质控图。(3)从第21次起,将每次质控血清的检测结果依次点入该质控框架图中,检验进入质控状态。

2.答:(1)刺激出血:如皮肤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2)用洗手液和流水清洗伤口或污染的皮肤。如果是粘膜,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粘膜。(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4)到艾滋病专业防治机构进行进一步咨询和处理。

3.答:(1)轻度暴露:指皮肤被实心针刺伤或表皮伤,或粘膜接触少量(几滴)感染性液体。(2)重度暴露:指皮肤被空心针刺伤、深部刺伤,被可见到有血液的器械刺伤或器械曾放置于病人的动脉和静脉。粘膜接触大量感染性液体(大量血液喷溅)。

4.答:卫生手消毒——≤10cfu∕c㎡外科手消毒——≤5cfu∕c㎡

5.答:黄色——空气隔离蓝色——接触隔离粉色——飞沫隔离

6.答:(1)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可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2)伤口冲洗后,可用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伤口消毒与包扎。(3)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7.答:如果浓缩清洗缓冲液中出现结晶,稀释前应加热到37℃并充分混匀溶解。用干净吸管从瓶中吸取需要量的浓缩清洗缓冲液用的蒸馏水1:10稀释。稀释后的缓冲液与2-8摄氏度最多可稳定一个月。

8.答:包括操作前前准备和操作过程。(1)取下手表、戒指、手链等饰物;剪短指甲,长度以与手指的长度平齐为宜,无指甲油;洗手用品准备:洗手液、纸巾/干手机、流动水、污物容器。(2)、暴露腕部;打开水龙头,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取适量洗手液于掌心,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揉搓腕部;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用防止手部再污染的方法关闭水龙头;用一次性纸巾擦手/干手器吹干双手;揉搓双手时间不少于15秒钟。

9.答:抗原与抗体能够特异性结合是基于抗原决定簇(表位)和抗体超变区分子间的结构互补性与亲和性。这种特性是由抗原、抗体分子空间构型所决定的。除两者分子构型高度互补外,抗原表位和抗体超变区必须密切接触,才有足够的结合力。抗原抗体反应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抗原与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的阶段,此阶段反应快,仅需几秒至几分钟,但不出现可见反应;第二阶段为可见反应阶段,这一阶段抗原抗体复合物在适当温度、pH、电解质和补体影响下,出现沉淀、凝集、细胞溶解、补体结合介导的肉眼可见的反应,此阶段反应慢,往往需要数分钟至数小时。在血清学反应中,以上两阶段往往不能严格分开,往往受反应条件(如温度、pH、电解质、抗原抗体比例等)的影响。

10.(1)特异性: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是指抗原表位与抗体超变区结合的特异性。是由两者在化学结构和空间构型上呈互补关系所决定的。抗原与抗体的结合高度的特异性,是应用于临床诊断的基础,但多数天然抗原具有不只一种抗原决定簇,与另一物质可能有共同抗原,对检验结果产生交叉反应,但这交叉反应仍是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对临床诊断可能产生干扰,不过有时也将这种交叉反应用于临床诊断,如外-斐试验。(2)比例性:在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时,生成结合物的量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只有当抗原抗体分子比例合适时抗原抗体充分结合,沉淀物形成快而多,称为抗原抗体反应的等价带;若抗原或抗体极度过剩则无沉淀形成,称为带现象,抗体过量时,称为前带,抗原过剩时,称为后带。(3)可逆性:可逆性指抗原抗体结合后形成的复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解离,恢复抗原抗体的游离状态。抗原抗体结合是分子表面的结合,犹如酶与底物的结合,是一种非共价键结合,结合虽稳定但可逆;抗原抗体的结合是一种动态平衡过程,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解离取决于抗体对相应抗原的亲和力及反应条件(如离子强度、pH等)。免疫学技术中的亲和层析法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纯化抗原或抗体。

11.(一)过敏性休克:1.药物过敏性休克:以青霉素引起的多见,碘剂、麻醉剂等也可引起。青霉素降解产物青霉烯酸和青霉噻唑作为半抗原与体内组织蛋白结合构成变应原。预防措施包括提高青霉素质量、使用前新鲜配制、注射前皮试等。2.血清过敏性休克:由再次使用免疫血清如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血清引起。纯化免疫血清、使用前皮试可避免这类反应发生。若皮试阳性者仍需应用则应采取脱敏注射。(二)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常由花粉、尘螨、动物皮屑、霉菌孢子等引起。尽量避免接触变应原。如无法避免,可采用减敏疗法。(三)过敏性胃肠炎:某些过敏体质的小儿食入动物蛋白如鱼、虾、牛奶、鸡蛋等出现呕吐、腹痛和腹泻等症状。(四)荨麻疹:可由药物、食物、花粉、肠道寄生虫,甚至冷、热刺激引起。

12.1.开机前准备:1.1检查浸在缓冲液瓶中的吸嘴(带水平传感器)是否带有沉淀。如果显示有大量沉淀,需要清洗吸嘴。1.2检查供应瓶中系统液的液量水平。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系统液进行初始化。必要时补充系统液。2.开机:2.1将位于分析仪左侧盖板上的主开关拨到ON打开。2.2将PC打开。点击显示器上BNII图标一次→登录→在user一栏中选择用户名→并在password一栏中输入密码→点击OK→系统初始化,初始化过程需要10-15分钟。

13.1.紧急停止:1.1紧急停止键在架子单元的旁边右侧,转盘的前方。按此键会中断分析仪的操作。1.2再次按紧急停止键,继续分析仪的操作。2.自动紧急停止:2.1当分析仪启动时,打开防护盖或去掉稀释架都会触发紧急停止。2.2重新放好稀释架并盖上防护盖后,分析仪就可以再次正常工作。

14.1.退出BNII程序:主菜单→选择File-Quit→ShiftChange对话框弹出→点击Perform→分析仪执行下列步骤:清洗液清洗试管→将所有在操作位置的样品架移回装载位置→分配探针回到各自的清洗单元→比色管被清洗并装满清洗液→所有架子道上发光二极管亮灯→所有的二极管灯灭→程序结束。2.关机:2.1关闭分析仪电源。2.2关闭打印机电源。2.3关闭电脑和监控器电源。

15.答:实习学生因病因事请假1天,由实习科室科主任批准;2—7天,实习科室同意后报科教部批准;7天以上,报学生医院科教部执行。

16.原则:先报警后灭火,先救人后救物。

(1)报警:按下手动报警器或拨打报警电话(、);讲清起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有无人员被困、报警人姓名及电话。

(2)疏散患者:根据火势大小,如果火势较小能够控制,首先进行灭火;如果火势无法控制或正在蔓延,首先疏散患者。

(3)逃生:选择就近的疏散楼梯逃生(禁止乘电梯)。

17.(1)保持清醒头脑,扑灭初期火灾。(2)遇有浓烟湿毛巾捂鼻,弯腰低头迅速撤离。(3)针对不同火情,寻求逃生良策。(4)逃生勿入电梯,楼梯可以救急。(5)预先熟悉逃生路线,了解掌握逃生方法。

18.答:医院感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医院感染。

19.1.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将伤口周围血液挤出;2.用流动水冲洗2~3分钟;3.用75%酒精或0.5%安尔碘消毒伤口,如有必要需做包扎处理;4.24小时内(尽早)留取基础血样(4ml,普通管)备查;5.被暴露的粘膜反复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干净;6.及时上报,做相应处理。

20.(1)术者体位:应紧靠患者胸部一侧,为保证按压时力量垂直作用于胸骨,可根据患者所处位置的高低采用跪式或用脚凳等体位。

(2)按压部位:标准体型的人,在胸骨下半部,两乳头连线中点。

(3)按压方法:双手掌根重叠,手指不触及胸壁,肩、手臂与胸骨垂直

(4)按压深度:胸骨下陷≥5cm

(5)按压频率:≥次/分(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无人工气道的复苏按压:通气=30:2(30次心脏按压需18秒,2次人工呼吸需6秒)。

建立人工气道的复苏按压≥次/分,通气8~10次/分。》

(6)按压与放松比例适当:1:1(放松时手不能离开胸壁)

21.(1)目击人员:a立即呼救。B同时实施心肺复苏(CPR)。

(2)帮助人员:a提醒该区域有关人员赶往急救发生地。b如接受过CPR培训,则协助目击人员进行二人CPR。c寻求进一步帮助。

(3)急诊科或就诊、住院科室成员立即赶赴抢救地点,实施进一步复苏抢救。

(4)联系患者转运并作进一步治疗。

赞赏

长按







































看白癜风专业的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anbaojipingcewang.com/wqmdyy/194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