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朋友经常会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北京哪儿好玩?
这绝对是一个天问-_-
京城旅游三大件“长城故宫颐和园”,还是“天坛南锣雍和宫”,又或是“鸟巢水立方三里屯”?还是大大小小的博物馆?
尤其是对于带小孩的乘客,哦不,游客,该拿出什么压箱底的建议呢?
对于这个问题,这个回答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什刹海。
什刹海?也快要地球人都知道了,还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好像是这么个情况,但那都是因为没有一条独家路线和重磅导游啊!
刚过去不久的立夏日,北京四中的同学就跟随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的唐晓峰教授走了一趟什刹海。
▲唐晓峰教授给同学们讲什刹海的那些事儿
这条线路,不但独家,而且还能了解到关于京杭大运河的种种往事和两条以前可能都没有留意过的冷知识:
北京城的中轴线是如何确定的?
北京的明城墙为什么西北缺了一个角?
游览路线图如下↓↓↓↓↓
第一站:前海西街
走进什刹海地区,这里老北京风貌保存最完好的地方,这里潜藏着众多王府,像恭王府、醇亲王府、阿拉善王府、北京十三中也是曾经的涛贝勒府。
恭王府
第二站:会贤堂
唐晓峰教授介绍:只有立着右图这块牌子的地方才是真正的会贤堂所在,别处都不是。
什刹海北岸的会贤堂与京城著名的聚贤堂、福寿堂、天福堂、惠丰堂、福庆堂、同和堂、庆和堂并称“八大堂”,原是清光绪时礼部侍郎斌儒的私第。清光绪十六年()左右,山东济南人在此开设会贤堂饭庄。会贤堂原有戏台、瓦房、平房余间,二楼可以凭栏眺望什刹海。大门的马头墙上挂有“会贤堂饭庄”的铜牌,大门的门簪上书“群贤毕至”四个字,曾是文人墨客聚会的场所,也是唱堂会的地方。
第三站:银锭桥
银锭桥是什刹海的地标性景点。所谓“银锭观山”嘛,古时候在这里可以看西山。唐晓峰教授介绍:中国古代文人喜欢山水风景,在这座桥上可以观西山又可以看什刹海的流水,文人们追求的山水情境在城中的闹市里就可以实现,所以他们非常喜欢来这里吟诗作对。
第四站:烤肉季
烤肉季烤肉季饭庄原名“潞泉居”,因店主姓季,俗称“烤肉季”,位于西城区什刹海前海东沿。烤肉季最有名的是吃烤肉分“文吃”和“武吃”,文吃就是等服务员给你烤好了送上来,武吃很有江湖气:一只脚踏在长板凳上,一只脚踩在地上,一只手托佐料碗,另一只手拿长竿竹筷翻烤炙子上的烤肉。
第五站:金锭桥
金锭桥是21世纪初新修筑的汉白玉三孔石桥,位于什刹海东岸的出水口处,万宁桥(地安门桥、后门桥)的西边。金锭桥的修建是为了方便人和车辆通行而新修的一座桥。“金锭桥”这三个字是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也是唐晓峰教授的老师所题。
第六站:京杭运河积水潭港
京杭运河积水潭港是古代漕运的关键节点,尽管今天人们对于积水潭港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感受,但是碑记上却清清楚楚地记录着当年这里对于元大都经济文化发生的重要意义——
公元年(至元二十八年)大科学家、著名水利家郭守敬主持实施引昌平白浮泉及以下数个水源入瓮山泊,经长河入大都城内积水潭,复东南流至通州迤南李二寺附近,入白河以济漕运。
公元年(至元三十年)秋工程告竣。后不久,元世祖自上都返抵大都,过积水潭见舳舻蔽水,大悦名曰通惠河。京杭运河自此全线贯通。自南方而来的漕运船舶跨越长江、淮水、黄河、海河诸水,最后经过通惠河可直达大都城中积水潭港。
随着通惠河的通航,元大都经济文化各方面发生了巨变,繁荣富庶、兴旺发达。万宁桥下百舸穿梭,积水潭上千帆云集,斜街一带商家鳞次栉比,钟鼓楼畔之集市接踵摩肩,酒楼茶肆度曲放歌,画舫游船引诗作画。如此盛况实乃京杭运河积水潭港其时之生动写照。
第七站:万宁桥(后门桥)
↑↑↑↑↑
后门桥和桥下的镇水神兽
是正宗的元代文物
在这里,唐晓峰教授揭晓了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北京城的中轴线是如何确定的?
明朝北京城的城墙为什么西北缺了一个角?
中国人建城非常重视中轴线,而且外形要方正,而什刹海正是北京城中轴线确定的关键点,元大都的修建就是从什刹海开始的。因为蒙古人生活在干旱地带,对水有着迷之向往,所以元世祖忽必烈对元大都的修建要求有一个重点就是要把大片的水面湖泊放在皇宫里,中轴线要靠近水面。所以城市的设计者就擦着什刹海的拐弯处确定了元大都的中轴线,定了中轴线,就可以按比例确定东西南北,同时皇宫里又有了大湖,满足了蒙古贵族对水的渴望——
明朝重建依然选取了元朝确立的中轴线作为基准,但是放弃了元大都北部比较荒芜的大片地方,也就是今天的十号线地铁上北三环——北土城、安贞门、健德门那嘎达,而围绕今天二环这嘎达来建城墙。但是有人发现了,哎?怎么西北角哪儿缺了一块啊?
各种五行八卦风水之说都跑出来了,说什么的都有。唐晓峰教授介绍:其实就是建城墙的时候随着水系的拐弯处跟着拐弯了而已,无他~
↑↑↑↑↑↑看看是不是这么个理儿?
什刹海线路plus:北京通惠河玉河遗址公园
听完京杭运河和老北京建城的故事,唐晓峰教授还带大家走了一处新地方——北京通惠河玉河遗址公园。
玉河是北京一条历史悠久的古河,是通惠河的一段,与元大都同时建成。在明代之前曾是漕运进京的通道,民国开始逐渐变成暗沟,至建国初期消失。今天的玉河遗址公园是在北京皇城水系玉河故道上复建的。年,作为北京市六片文保试点项目之一,玉河保护工程正式获批立项。年4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开始一期考古挖掘。在历时一年多的发掘过程中,清理出元、明、清时期的河道及堤岸,东不压桥、玉河庵东配殿等一批重要的遗迹。年,玉河河道一期北段工程竣工。年,京杭大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同年,玉河二期南段保护工程启动,年8月改造工程竣工,重现了多年前“水穿街巷”的盛世美景。
“舢舻遮海水,仿佛到方壶”,夏天的什刹海正是一年中最美的时候,这条独家游览路线就打包送给你咯~去玩的时候还可以带上唐晓峰教授的书,《给孩子的历史地理》,第七章就讲到了“北京城的中轴线”。
唐晓峰:《给孩子的历史地理》
活字文化策划
中信出版集团,-1
页数:定价:49.80
ISBN:6
《给孩子的历史地理》是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唐晓峰教授专为青少年读者撰写的中国历史地理入门图书,既有权威性,又深入浅出,通俗易读。全书以历史和地理的双重视角,讲述中国古老而伟大的文明进程。作者选取文明空间、地域社会、环境人文、乡土风俗、王朝变迁、地图与人等角度,以具体实例解读中国的历史和地理的奥妙,并配以近百幅插图、地图,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让孩子在历史中认识中国大地,在地理上了解中华文明。
了解更多
诗人北岛主编“给孩子系列”第十部
北大地理教授、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唐晓峰
宏观讲解中国历史地理图景
带孩子从远古到今天
重新认识脚下的大地
培养时间+空间的认识世界的方式
方能造就开阔的眼界和看大局的头脑
活字·唐晓峰专辑
我的老家在山西洪洞县,你的老家在哪个县?
生态环境部成立在即!为什么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西安经济迎来井喷,背后是关中历史地理的千年积淀
如果有基本的历史地理常识,《舌尖3》就不会闹如此低级的笑话
(以上均为《给孩子的地理》书摘)
唐晓峰:司马迁如何划分天下
唐晓峰:李零就爱做学问
访谈
唐晓峰:经世致用的人文地理学
唐晓峰:究竟是谁发现了“丝绸之路”?
本文引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