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一名自称怀孕35周的二胎产妇突然腹中剧痛,被家人紧急送至我院产科就诊。原来这位“粗心”的准妈妈自怀孕以来就没做过产前检查,还记错了孕龄,临近产期了还不知道,胎宝宝的情况也因此很不稳定,医院产科和儿科联合抢救后,宝宝才得以平安降生。
妇产科主任陈玉芳说,不少孕妈坚信“一胎照书养,二胎照猪养”,认为一胎宝宝没啥事,二胎肯定也很健康,不用再做产检。其实,即使上一胎正常,下一胎仍有可能发生畸形,严重的甚至会威胁到孕妈和宝宝孕期的安全。
她表示,定期产前检查的目的是明确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情况,及早发现并治疗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心脏病等),及时纠正胎位异常,及早发现胎儿发育异常。
陈玉芳介绍,一般来说,产前检查从确认早孕开始,妊娠28周前每4周查1次,妊娠28周后每2周查1次,妊娠36周后每周查1次。凡属高危妊娠者,应酌情增加产前检查次数。
那么产前检查需要检查哪些项目呢?
孕早期(第12周末以前)
尽早建立妊娠期保健手册、确定孕龄,推算预产期
每月进行一次产检,主要是核实怀孕情况,并对胚胎作初步了解。必需检查的项目包括:身高、体重、妇科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白带、心电图、梅毒、乙肝、艾滋病等筛查,B超检查。之前没有做过婚检、孕检的人,还要增加地中海贫血的筛查,家里养宠物的人,则要增加寄生虫检查。
孕中期(第13周—第27周)
13-16周进行初查,16周后每月产检一次
主要是了解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排查畸形儿(即唐氏综合征)和特殊疾病,如糖尿病等。必需检查的项目包括:血压、宫高、腹围、胎心、血常规、尿常规、唐氏筛查、B超等。此外,孕妇于18-20周时开始自觉有胎动,胎动每小时约3-5次,建议从28周后就开始记录,早、中、晚各一次。若胎动减缓、医院检查。孕晚期(第28周后)
主要是监测胎儿和孕妇情况以及对临产前的评估
必需检查的项目包括:体重、血压、宫高、腹围、浮肿检查、胎心、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骨盆内诊、胎心监护。没有糖尿病史的孕妇,如在孕中、晚期突然出现胎动频繁后减少到最后消失的状况,就要注意是否发生胎儿缺氧,医院检查。随着孕龄的增加产检项目又不尽相同
身高、体重:身高在初次产检时测一次即可,体重每次产检都要测量。整个孕期孕妇体重增加以12.5kg为宜,主要在孕中、晚期增重,每周增幅不应超过0.5kg。增重太多易出现并发症,并导致心脏负担过重,增重太少又会导致胎儿营养吸收不够,影响正常发育。
血压:孕妇在妊娠20周后血压(即基础血压)开始升高,但标准值应/90mmHg或与原基础血压相比增加不超过30/15mmHg。血压高是妊娠高血压的症状之一,对胎儿的发育有较大影响,所以量血压是每次产检的必检项目。
尿常规:每次必检项目。主要是为了检查尿液中是否有蛋白、糖、酮体、红细胞和白细胞等,尤其是尿蛋白检测,可以提示有没有妊娠高血压等疾病。
血常规:通常在第一次产检最为细致,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型(ABO)、巨细胞、风疹、弓形体病毒感染、梅毒、艾滋病(HIV)等检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