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是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是国家关爱妇女儿童的重要举措。对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妇女儿童健康有重大意义。
为了提高孕产妇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认识,我院孕妇学校于1月15日为孕妈妈们针对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知识进行授课。
我院副主任医师周凤讲解了三病防治知识,为孕妇们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的同时,着重强调了三病的危害、早期发现和规范诊疗的重要性。
通过此次授课让更多的孕妈妈们对艾滋病、梅毒、乙肝有了一定的了解,消除了心中的那份担忧。
如果你错过了此次课程
那么今天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
相关知识吧
艾滋病
预防技术要点
艾滋病母婴传播
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在怀孕、分娩或产后哺乳等过程中将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导致胎儿或婴儿感染的过程。
如何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孕前进行艾滋病检测与咨询;
确定怀医院建立孕产妇保健册,可免费得到艾滋病、梅毒和乙肝表面抗原的检测;
一旦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要尽快开始抗病毒治疗,尽早决定是否继续妊娠;
医院住院分娩;
产后进行婴儿检测、治疗和定期复查检测;
艾滋病感染孕妇所生儿童提倡人工喂养。
婴儿用药及检测
(1)出生后尽早6-12小时内开始服用抗病毒药物;
(2)所生儿童于出生后6周和3个月内,采集血标本进行早期诊断;
(3)所生儿童于12及18月龄进行艾滋病抗体筛查及补充试验,明确感染状态。
梅毒
预防技术要点
孕产妇的梅毒筛查
1、尽早(妊娠13周之前)去医疗保健机构建立《孕产妇保健册》并接受梅毒筛查;
2、无论以往是否进行过检测,也不论结果如何,在孕期首次检查有必要再次进行检测;
3、妊娠期间有高危行为的孕妇,必要时再次进行梅毒检测。
“妊娠梅毒治疗
梅毒感染孕产妇治疗首选青霉素;
孕早期发现的梅毒感染孕妇,应在孕早期和孕晚期各接受1个疗程的抗梅毒治疗;
孕中、晚期发现的感染孕妇,应立即接受2个疗程的抗梅毒治疗,2个疗程之间需间隔4周以上,第2个疗程应在孕晚期进行。
基于妊娠期梅毒传染性与危害性,在用药上与非妊娠期的不同点是:
仅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阳性,诊断不明确时也要进行预防性治疗。
曾经感染过,已规范治疗,目前血清低滴度水平(固定状态),也要进行治疗。
为什么
孕期需要进行梅毒治疗?
孕期关于梅毒治疗的理由:
1妊娠早期治疗是为了使胎儿不受感染;
2
妊娠晚期治疗是为了使受感染的胎儿在分娩前治愈,同时也治疗孕妇;
3
产前至少要有30天充足治疗才可有效预防先天梅毒;临产前才治疗,则胎儿感染发生率明显增高。
出生婴儿
梅毒感染母亲所生婴儿出生后处理
新生儿感染状态的检测
确诊
先天性梅毒
诊断为先天性梅毒的患儿要积极进行规范的治疗;
未确诊
先天性梅毒
部分需进行预防性治疗,例如母亲孕期抗梅治疗不规范、用非青霉素治疗梅毒,或新生儿血清非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阳性,但滴度不高于母亲分娩前4倍等。
乙肝
预防技术要点
预防
预防乙肝母婴传播
1、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孕产妇:
在产科检查时可同时进行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和肝功能检测。
2、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生新生儿:
在出生后24小时内,最好是12小时内,越早越好,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国际单位。应按照《预防接种规范》中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程序,完成3剂次乙肝疫苗接种。
编辑:陈颖审核:郑红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