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给群众提供
更方便、更安全的服务
近年来
汝州市城管执法局坚持堵疏结合
稳定与发展同步
取缔流动摊点的同时
增设便民服务点
把流动摊点的“难点”
打造成展示城市形象的
便民服务“亮点”
为保障流动摊贩生计和改善交通秩序提升城市形象的有机结合,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按照市委、市政府稳经济、促发展工作要求,汝州市城管执法局贯彻落实“人民至上”理念,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多措做好占道流动商贩违规经营管理。
一
坚持人民至上做好“服务”
流动摊贩占道经营扰乱城市秩序,极易造成交通堵塞,影响市民正常出行,群众意见大。然而,一个流动摊贩背后,往往维系着一个家庭的生计。
为解决好流动摊贩违规占道经营问题,汝州市城管执法局换位思考努力提升服务管理水平,主动与流动摊贩、群众进行交流沟通听取其意见,经过公开招商,在市区主次干道和住宅区附近增设流动便民服务车服务点,将流动商贩车辆统一更换并编号建立台账,在不影响交通的区域施划售买商品的醒目橙色车位,并结合商贩的住址和意见合理进行分配,每逢节假日和大中型商演活动或其他集会有供餐等需求时,按照自愿参加的原则统一组织集中售卖商品,施行百分考核制管理。
二
统一样式车辆更“时尚”
今年以来,市城管执法局总结年布点实施的便民服务车设计及使用上存在的瑕疵,通过大量的民意收集、摸底调查、征求商户意见,重新设计便民服务车样式,新一代的流动便民服务车设计也更加时尚。
最新款的流动便民服务车在设计上,以白色为主,贯通流畅的蓝色线条体现了便民服务的快捷全面,“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字体搭配体现了城市的活力。内部空间设计较之前也更为合理,精准解决了便民服务车大件物品不容易收纳的问题。
最新款的流动便民服务车“必须满足最大程度方便使用者”“必须为城市容貌添彩”,较之前的便民服务车不仅在材质的坚实度、车体大小、内部空间及实用性有了较大提升,在设计上更贴近现代社会的时尚与简约,有效提升了城市形象。
三
规范经营让城市更“美好”
此次共按照“微服务+便民”的管理模式,依托原流动摊贩经营区域,就近在合适的区域设置便民服务点,计划新增流动便民服务车30台,首批已经开始营业的新增流动便民服务点共12处,新增流动便民服务车15台。
为了加强对流动便民服务点的管理,我局5月份就已经完成了对上述38处规范经营区域的划线工作,并与每一个点位的经营者都签订了《便民服务点自我管理承诺书》,要求经营者在使用期间确保按照批准的位置经营,不移位、不改变业态、不改变用途,不得在车体上和车体外摆放物品,不得在车体上张贴、涂写、刻画,确保车体整洁完好;不得擅自转让服务点经营权,要保持车体周边良好卫生环境等等,对于多次违反管理规定的取消经营资格并更换经营者。
四
让流动摊贩更加“幸福”
年5月,为解决好流动摊贩生计和群众需求问题,我市设立了5个试点临时便民疏导点,按照划定经营区域,免费提供摊位,设立集中经营时间段,统一经营摊车、服装和编号,对流动摊贩进行管理,经过一年的实践证明,它既能够保证市容市貌不被损害,又能够保证低收入者的谋生之需。
为了更进一步推动便民服务车模式,汝州市城管执法局通过“执法专项整治+引摊入点规范经营”,破解违法占道经营问题的同时兼顾民生需求,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同时也为这座文明城市增添人情味。今年再次向通过申请认定的30名流动摊贩进行规范化管理。首批流动便民服务车已开始营业的商贩韩新轻说道:“医院门口摆地摊卖饭,生意难做,还要怕城管来赶,而现在有了这辆车,在划定的地点摆摊,以后卖饭再也不用怕了。”
生意比以前好,是首批已经参加流动便民服务车经营的15名摊主最直观的感受。原来,每辆摊车的醒目位置,都贴有摊贩信息公示卡,包含经营人员信息和健康证明(医院进行"乙肝五项、丙肝、艾滋病和梅毒三项"等内容体检,体检报告为合格者,才可以报名经营)。摊贩还需签订《市容环境卫生责任书》,落实相关市容环境秩序责任要求。经营中,市城管执法局执法人员还协助摊主开展座谈会,帮助他们拓宽经营售卖渠道,增加摊主经营收入,由此激励更多“流动摊点”经营人员更加重视食品安全和服务质量。
(“小蓝”流动便民服务车39台)
(“小白”流动便民服务车30台)
截止目前,加上年5月增加设置的流动便民服务车,我市已有流动便民服务车69台,其中“小白”流动便民服务车30台,“小蓝”流动便民服务车39台。
下一步,汝州市城管执法局将继续完善流动摊贩管理措施,做好“管理”与“服务”两篇文章,坚守“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让流动摊贩不再流动,让文明城市将更加温暖,从而达到“交通更顺畅,秩序更规范,食品更卫生,贩卖更大胆,车辆更好看,生意更兴隆,群众更满意”的社会效果!
编辑/潘川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