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次元大咖的历史性破圈会晤
“没有人能否认,新冠疫情已经深刻地改变了当今世界的格局。”
这句话不是阿信说的,是他说的:
除了这句话,年他还说了很多句很有分量的话:
把所有岗位上的医生换下来,换成科室所有的共产党员!
这一句振聋发聩,大家去年都听过。
流感肺炎的死亡率是9%,SARS的死亡率只有10%,那你为什么对流感就不怕,对SARS就那么怕呢?因为SARS你一无所知。
这句你不一定听过,划重点:恐惧源于未知。
我跟你讲的话你一定是听不懂的,因为你读的书和我读的书,都不一样,我说的话每一个汉字你都能听明白,但是你不知道什么意思。
这一句你可能也没留意。再次划重点:医学专家和普通人就专业知识沟通起来,有壁。
信息传达不全面?知识科普不到位?其实不光各位着急,专家也着急。
孩子不爱戴口罩,出门回家总忘记洗手;父母天天转发“专家说”,态度上重视,行动上滞后。
那什么样的形式,才能更好地让全家人,无论男女老少,都能一起轻松地看懂传染病的由来,提高防疫意识呢?
有个形式肯定绕不过——书。
不只是书,还得是一本简明清晰、有趣有料、医学小白都能看懂的书。
没错,这是一篇新书推荐。
而且这是一篇非常诚恳的新书推荐。
在被各种乱七八糟的想法挤破脑壳之后,阿信突然发现,光是这两位作者响当当的名字,已经完全不需要我们多说啥——
大咖作者之一,就是上面那位年被全民瞩目,依然目光坚定、语言肯定、神情笃定的张文宏医生。
有了“张文宏”这三个字,科学分量不言而喻。
听医生的话,更要听懂医生的话。既然有了专业性,距离“让大家都听懂”这个终极目标,只差一步了。
而本书的另一位作者,便是迈出了这一步的关键人物,也是那个被全网深情呼唤“怎么还不出新书”的男人,
他来了——
抱歉这张三次元脸你可能不太熟,让我们换一张——
恍然大悟有木有!
在过去的几年里,这个男人用他狂卖万册的漫画,从帝王将相掰扯到柴米油盐,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陪你度过不知多少个默默摸鱼的工作日、不想结束的寒暑假和孤单寂寞的冷雨夜。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此人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只要看过他的书,半小时后就能用一脑袋逻辑满点的文史哲知识shock到小伙伴。
而他唯一的缺点,就是新书总是来得太慢。
大概他自己也意识到了错误,为了给大家奉献诚意——
这次(狂敲重点!!),漫画式科普开创者混子哥拉来了年医学界最响亮的名字之一张文宏,组团完成了一本重磅新书——《超级大脑在想啥?漫画病菌、人类与历史》。
这一次,两位大咖延续混子哥的漫画科普风格,首次破圈跨次元合作,搜集文献资料耗时超过小时,带大家一起共同穿越古今中外的传染病大历史,从小病菌窥见大世界。
这本书中所讲的内容,和我们今天经历的一切都有着蛛丝马迹的联系。
比如,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相信大家也没少听说这个词“无症状感染者”,但其实这个概念的最初发源,正是欧洲历史上赫赫有名有名的传染病——“伤寒”。
这个病带走了马其顿国王、希腊第一猛男亚历山大大帝,还让威廉·哈里森成了美国历史上存在感最低的总统(就任一个月后便因伤寒去世)。
相信看过下面这段传染病历史后,您的孩子一定会乖乖洗手。
从前有个无症状感染厨师不爱洗手,几乎将所有雇主一波带走
年夏天,纽约银行家华伦开心地带着老婆孩子外出度假。
但没开心几天,他的妻子、两个女儿、一个园丁相继染上了一种烈性病。
医生告诉他,他们患的是伤寒。
这病没啥好办法,只能生抗,抗不过就要saygoodbye……
着急的华伦医生赶紧找来了一个叫乔治·索伯的传染病专家,拜托他查清楚这件事儿。
索伯了解了华伦一家的情况,并查阅了近几年的伤寒病例资料
分析过后,索伯发现了一个惊人的巧合:以上每一个出现过疫情的地方,都聘请过一个名叫玛丽·马龙(MaryMallon)的厨娘!
而且索伯还发现了玛丽的一个特点——
之后,索伯发表了一篇文章称,玛丽很可能是近期多起伤寒疫情的源头。
可这里始终有个疑问:玛丽高高壮壮,气势昂扬,哪里有个伤寒病人的亚子!
于是乎在经历了一番周旋之后,医院强制隔离。
虽说身为“超级传播者”,玛丽本丽这么多年却活得好好的。大家放松了警惕,在得到“不再当厨娘”的承诺后,解除了对她的隔离。
然鹅,但在解除隔离后的7年,医院的后厨,让25人感染了伤寒,还送走了其中的两个……
从此,“伤寒玛丽”的Title成了经典永流传,让人们对传染病有了进一步认识,也帮助此后的人们更加完善地去应对后来的各种传染病疫情。
此外,这个故事也告诉了我们——
为啥今天“无症状传染者”看起来与常人无异,也要被带走集中隔离。
以及——
穿越9场颠覆世界的大瘟疫,不知不觉间窥见人类历史进程
《超级大脑在想啥?漫画病菌、人类与历史》重点讲述了人类历史上改变世界格局的九场大瘟疫。
看完这本书你会知道:
天花和英国内阁制的崛起有什么关系?
肺结核为啥成了肖邦、茶花女们的“文艺病”?
确认病毒身份的荧光检测,原理是什么?
“百毒之王”蝙蝠,其实比窦娥还冤?
……
你会发现,原来天花、流感、霍乱、梅毒等,曾深刻改变了人类的历史、政治、文艺和科技。许多影响至今依然与我们息息相关。
除了这些历史,还科普了很多常见常用的医学、生物学、化学、政治知识点,满满的全是干货!
比如我们都知道,比普通发烧感冒严重得多的流感,光靠多喝热水可hold不住。
流感病毒的原理,在专业上是酱解释的:
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为单股、负链、分节段RNA病毒。根据核蛋白和基质蛋白不同,分为甲、乙、丙、丁四型。
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
是不是每个字都认识,放在一起怀疑自己是个文盲?
再看看《超级大脑在想啥?漫画病菌、人类与历史》这本书中,是怎么解释流感的:
是不是超级好懂?
我们再来看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传染病——艾滋病。
若是按正式户口登记的那天算,艾滋病是个80后。但人们在倒推艾滋病源头的时候惊觉,其实它早已在美洲悄然无声地蔓延了近20年,在非洲蔓延了近80年……
即使全世界众多医学研究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尚未研制出根治它的办法。
在这本书中你会发现,艾滋病80年发展史的背后包含的信息网,远远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接下来,让我们跟随张文宏和混子哥,一点点打开艾滋宇宙:
约18世纪中期—19世纪,在远离现代文明的非洲大陆上,人和猩猩上演了偶尔互为口粮的奇葩场面。
随后,一种叫SIV(猴免疫缺陷病毒)的病毒,随着流血冲突的发生,趁机进入捕猎者的伤口。
SIV极容易变异,在猩猩和人类之间、在人与人之间,传啊传,变啊变,终于,在年左右,出现了一个变异株!
这种变异后的病毒,能完美地在人体内复制并传播。
但是,即使变了身,HIV又不能靠自己冲出撒哈拉沙漠,它又是怎么被带到全世界的呢?
不妨看看时间,19世纪,想想年前后世界在发生什么,是不是有点眉目了?
从此,在大量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需求的驱使下,西方殖民者开始满世界跑地图。
他们来到非洲割韭菜,用暴力抓走了大批黑人去做苦工,搞得人家背井离乡、妻离子散。
而我们都知道,性传播是艾滋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就这样,HIV感染者像野火一样在非洲扩散开来。
这把火烧遍了非洲大陆各个角落,离走出非洲仅有一步之遥。
接下来,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个?
老规矩,先上好消息:年,被欧洲列强欺负了80多年后,非洲各国终于反抗、独立了!
然而独立之后,很多原本在非洲从事贸易、工程、医疗、教育行业的欧洲人,被满腔愤怒的非洲人视作diss的对象,他们只好纷纷逃离。
比如,有一群被刚果(金)人飞踹回欧洲的比利时人。他们一走,社会中坚力量一下就断层了,很多难题,只靠当地人自己,实在不好解决。
在这种情况下,远在加勒比海,有非洲人的血脉,对当地习俗语言很熟悉的海地兄弟响应联合国,站出来支援了非洲。
这本是件高尚的人道主义事业。
然而另一面,却也意味着这些加勒比海的客人,与这块大陆的一切紧密绑定了起来,包括性交易、共享针管,以及让人无所遁形的艾滋病毒。
接下来,坏消息虽迟但到:年,刚果(金)爆发内战,大批支援人员撤离。
从此,全世界感染艾滋病人数、死亡人数,也慢慢变成了你今天看到的样子。
虽然数量依然呈逐年增长趋势且仍不能根治,在现代医学的干预下,曾经被称为世纪绝症的艾滋病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慢性病。只要及时规范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可以与常人无异。
话虽如此,时至今日,非洲人民依然被困在艾滋病关卡的地狱模式,找不到方法,走不出艾滋病—高死亡率—低生产力—低收入—低教育水平—艾滋病这个无线循环的生存怪圈。
看了这么多,有没有觉得,从工业革命到殖民扩张,再到现代社会,一个小小病毒的行动轨迹,在你的脑海中跑出了一个涵盖经济学、历史学、生物学、社会学坐多重标的5D版世界地图?
这回,你想要的专业科普和轻松阅读都有了吧!
《漫画病菌、人类与历史》正是将曾经远到够不着的医学与历史拉近至我们身边,把它们变得简单、有趣、接地气。
跟着混子哥和张爸围观9场颠覆世界的人类vs病菌掰头史,在这里,有一场史无前例的人类历史大电影等着你。
包邮超级大脑在想啥漫画病菌人类与历史陈磊混知团队张文宏著中信出版社图书京东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官方店旗舰店¥44.8购买又一个特殊时期的春节将至,不如利用这本书,将关于传染病最有趣的漫画+最干货的科普一把带走,给孩子一个疯狂长知识的寒假;给父母一个积极科学的抗疫心态;或者,让笑声陪伴你度过一个回不了家的除夕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