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声妈妈的呼唤,给了我最大的勇气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效果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02:07

潍坊传媒网讯(记者高翠)从把一个个“没人要”的孩子抱在怀里,当好他们的“妈妈”,到有教无类,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22年来,她用心用爱守护了许多毫无血缘关系的孩子,感动了无数人。个孩子用稚嫩的声音喊过她“妈妈”,个孩子在她的注视和照顾下被收养,开始了新的家庭生活,她就是山东省潍坊市儿童福利院副院长——杨守伟。

从29岁到50岁,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杨守伟陪伴着孤弃儿童度过。人们说,她不容易;她却说,自己很幸运:“很少有女性像我这样,能给一千个孩子当妈。”

暖心妈妈与她的孩子们——

“一声声‘妈妈’的呼唤,给了我最大的勇气”

年3月,29岁的新泰姑娘杨守伟来到潍坊市儿童福利院当护理员,她对这份工作曾有过轻松的想象:不过是看孩子,能难到哪里去呢?

多年后,杨守伟仍然无法忘却第一眼看到这些孩子时的震撼,孩子们的病情、形象远远超出意料——重残率超过90%,唇腭裂、脑瘫、脑积水、肛门闭锁、先天性心脏病、智障、手足畸形等,都是常见病,甚至还有艾滋病、梅毒、甲肝、乙肝等传染病。喂饭喂奶、把屎把尿、值班守夜,杨守伟和同事们的工作细碎平常却不无风险。

究竟能不能干好?杨守伟也有过彷徨。当精疲力尽的杨守伟倚坐在孩子们的床前,听着均匀的鼻息,每每听到孩子们对自己喊出那一声声“妈妈”,杨守伟的心立刻变得柔软起来:“这是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我要给他们温暖的怀抱,让他们成为有妈妈心疼的宝。”

用爱浇灌,从不放弃,在孩子们的眼中,杨守伟永远是屡创生命奇迹的温柔妈妈。15年前,两岁的晓玉被民警送来,杨守伟第一眼看到孩子便揪心地痛:孩子眼皮外翻,眼珠通红,全身皮肤像烧焦了一样呈鱼鳞状翻裂着,一道道血口子化了脓,发出呛鼻的味道。医生说,晓玉得的是罕见的鱼鳞病,这是基因突变导致的皮肤病,无法根治,只能通过细心护理来缓解病情。

查遍资料,却没有找到具体护理方法,杨守伟索性自己摸索:每天给孩子泡澡,捧着温水,一点点地洒在身上,让皮肤慢慢适应温水带来的刺激;一天涂3遍药,凡是裂开地都要轻柔地涂抹到;为避免浮起的“鳞片”扯到皮肤,都要尽早剪掉......杨守伟的细心和耐心创造了奇迹,经过一年多的精心护理,晓玉身上的伤口开始愈合,许多地方也有了正常肤色。有一天,杨守伟正在给晓玉洗澡,她突然抬头叫了一声“妈妈”,顿时让杨守伟热泪盈眶:“这是她给我的回应,也是上苍给予我最大的回报。”

随着身体情况的好转,晓玉学会了唱歌跳舞,性格变得开朗起来,在福利院生活了8年后,被爱心家庭收养。抚摸着晓玉养父母寄来的照片,杨守伟难以抑制思念的泪水,后来因为实在太想孩子,便强迫自己不再看照片。

有重生的喜悦,也有死亡的阴霾。对杨守伟而言,最痛苦的是再多努力却依然无法挽留住小生命。时至今日,她仍不愿过多回忆心心——一个患有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男孩。不到两岁的他被遗弃街头,杨守伟和同事带他四处求医,手术治疗后不到一年,不幸再次降临,癌细胞向全身扩散,孩子的左眼视力完全失去了。每当杨守伟心疼地流泪时,心心便懂事的摸索到杨守伟的脸,想帮她擦干眼泪,“妈妈,不哭,妈妈,不哭。”

年仅4岁的小天使生命的最后,是在妈妈的臂弯里度过的,是在妈妈儿歌的呢喃中微笑着离开的。一次又一次,杨守卫告诉自己要坚强,还有更多的孩子在等待着自己的拥抱。

考虑到养父母的感受和孩子的成长,杨守伟和同事们定下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狠下心来,想尽一切办法,把儿童福利院的经历,把自己和孩子的过去从心里删除。彻底抹去孩子们和妈妈的所有记忆,是妈妈们送给孩子的最后一件礼物;一张张没有其他妈妈、只有孩子的成长记录,是妈妈们送给孩子养父母的礼物。

一项项国内先进的孤残儿童护理方法也在这里诞生。看到很多康复用具在市面上买不到,杨守伟和同事们便不断实践,支起缝纫机自己研究,发明了“脑瘫衣”、康复手环、脑积水儿童环形头枕、防自伤约束衣等。如今,唇腭裂患儿“吸管式奶瓶”等用具及早产儿护理、肛门闭锁儿术后护理等方法,已被不少同行学习借鉴。

福利院的孩子,一人一个样。为把孩子护理好,高中文化的杨守伟主动拾起课本、到处拜师求教。22年前在专业护理基础上是一张白纸的杨守伟,如今已经是拥有孤弃儿童护理员、高级育婴师、营养师、康复保健师、蒙台梭利教师等多项资格证书的“全能妈妈”。

全能杨姐与她的同事们——

“只有一个杨守伟是不够的”

“一个杨守伟是不够的,要搞好传帮带,让身边更多的人成为杨守伟。”老院长的话言犹在耳,杨守伟始终铭记于心。

爱是一种相互的力量,杨守伟把“用心”这件事,从她的手上传递给了团队的每一位护理员。她是同事们心中的“全能杨姐”,和“妈妈”们开会,杨守伟总是站在屋子里,和孩子们呆在一起,一边干活,一边和“妈妈”们商量问题;看到有的妈妈没有给孩子的房间及时通风、没有搞好卫生、喂饭不够耐心等小事,她也不多言语,悄悄把活儿拾起来就干;看到有的妈妈情绪不好,就把她叫到一边,问问是不是家里有烦心事,一点点疏导情绪化解问题……

年5月,20岁的苏娟娟走出潍坊学院幼教特教师范学院的校园,来到了当时还在坊子老区的潍坊市儿童福利院上班。一看到这个恬静又沉稳的小姑娘,听她说有在青岛等地实习过的特教经验,杨守伟就把她当一棵好苗子培养。

尽管有工作经验,这时的苏娟娟对于怎么护理照看孤弃孩子却完全不懂,但杨守伟一看到她就像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一言一行,一招一式,手把手教她。喂奶、拍嗝、洗澡、理发、换纸尿裤……在跟着杨守伟的学习中,苏娟娟掌握了相当扎实的专业技能。

杨守伟对孩子们打从心底的疼爱,耳濡目染中熏陶了苏娟娟;杨守伟对儿童福利事业的执着,在言传身教中传递给了她;杨守伟对护理孤弃儿童的丰富经验,也在工作实践中让她有了更快的成长。

年10月,福利院刚从坊子区的老院搬到现在的新院,苏娟娟每天坐着一辆改装上绿色遮阳棚的电动三轮车,揽着七八个孤弃孩子,送他们去清池中心幼儿园。她坐着这辆爱心“小篷车”,寒来暑往,一天不落,连续接送了孩子们七年,怀孕后直到临产前一个月,才换成别的同事接送。跟杨守伟一样,潍坊市儿童福利院的这些孤弃孩子,是她的整个世界。

“只有一个杨守伟是不够的。”年轻护理员的执着,让杨守伟感到特别欣慰,特别骄傲。“像娟娟这样的优秀护理员,我们福利院里还有很多很多。对待孩子们,不管是从感情还是照顾抚育上,她们完全就是妈妈的样子。”杨守伟说。

一名基层党员与她的“中国梦”——

“伟大的中国梦,我和我的孩子们是重要一部分”

从几间简单的平房,到如今窗明几净、一流的福利院,杨守伟感慨自己见证和经历了“家”的变化。“作为一名党员,我深切感受到党和国家的伟大力量,打心底感激这个美好向上的时代。”杨守伟感触颇深。

今天的福利院,占地40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中央空调全覆盖,室内四季如春,康复训练室、卧室、活动室、治疗室、教室、图书馆等功能房间一应俱全,走廊上装饰着孩子们的画作,楼内时不时传来孩子们琅琅读书声和欢声笑语。

怎样当一名好妈妈,怎样把孤弃儿童养育好,杨守伟成为了榜样;一个人该如何坚持信仰,如何恪守标准,如何自我超越,杨守伟做了最好的注解;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是什么,杨守伟以实践作出了有力回答。作为一名长期在孤弃儿童一线服务的基层党员,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杨守伟走进潍坊的各县市区、市直单位、医院、企业、社区,讲党课、作报告,用一例例真实鲜活的故事,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关心孤弃儿童。

“这个伟大的国家、伟大的时代,没有因为我的孩子们弱小就抛下他们。伟大的中国梦,我和我的孩子们是重要一部分。”杨守伟见证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民生领域一系列惠民政策的落实,特别是对这些孤弃儿童,儿童福利院把孩子养到18岁,之后转到社会福利院继续供养,整个过程的花销由国家全额拨款支付。

年“七一”期间,杨守伟作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受到党中央公开表彰,并在建党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中,被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我的岗位很普通,贡献微不足道,组织上给了那么高的荣誉,我打心底觉得,我所做的都是我应该做和好好做的。”杨守伟的脸上充满了坚定。

有一种精神,从未变过,尽是青春模样。“今天的我,依然会像22年前一样,穿起工作服,来到孩子们中间,用心照顾他们,因为能定义我的,永远只有‘妈妈’两个字。”杨守伟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anbaojipingcewang.com/wqmdhl/1131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