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是苍白螺旋体(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病,全身性的性传播疾病,可分为后天获得性梅毒与胎传梅毒(先天梅毒)。获得性梅毒又分为早期梅毒和晚期梅毒。早期梅毒病期在2年以内,包括一期、二期和早期潜伏梅毒,晚期梅毒病期在两年以上,包括晚期良性梅毒、心血管和神经梅毒、晚期潜伏梅毒等。胎传梅毒又分为早期(出生后2年内发病)和晚期(出生2年后发病)梅毒。
与目前我们艾滋病工作相关联的疾病知识要点是:合并HIV(艾滋病毒)感染的梅毒感染:梅毒可以促进HIV的传播,因梅毒有生殖器溃疡,使得HIV病毒更易进入与排出体表,因此容易受到感染或传染他人。而且感染了HIV病毒的细胞受抗原(梅毒螺旋体)刺激后,可使HIV活化,并增加排毒,增强传播HIV的可能性。
HIV感染使梅毒病程发生改变,表现为病程进展快,可出现不典型的皮肤损害,眼部病损的发生率增加,早期神经梅毒发生率增加。
介绍治疗应用标准原理说明:合并HIV感染时,由于免疫力受到损害,应用常规标准的治疗方案不能使之治愈,原因是:1.经治疗后尚有极少量的活梅毒螺旋体隐藏于淋巴结、眼房水、主动脉、脊髓及肝脏等处。2.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后,在脑脊液中达不到杀灭螺旋体的浓度,其梅毒感染处于未治疗状态。
介绍对于梅毒合并HIV感染临床处理要求:1.所有HIV感染者应作梅毒血清学筛查;所有梅毒患者应作HIV抗体筛查(请注意HIV病毒窗口期问题)。2.常规的梅毒血清学检查可能不能确定诊断时,可取活检,作免疫荧光染色或银染色找梅毒螺旋体。3.所有梅毒患者,凡有感染HIV危险者(根据患者坦诚行为史及医生联合评估)应考虑作脑脊液检查以排除神经性梅毒。4.对于已确诊一期、二期及潜伏梅毒的HIV感染者推荐用治疗神经性梅毒的方案来进行治疗。5.对上述患者进行密切的临床指标监控及规范的定期治疗后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