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
中医讲堂
顽固性失眠?/试试头皮花针疗法壹
失眠的阴阳失调理论
深秋来临,情绪低落、烦躁失眠的人群又多了起来。夜晚无法安睡,白天精神萎靡,不少朋友脸上顶着大大的黑眼圈、挂着疲惫,甚是烦恼。
要搞清楚失眠如何能治好,先要了解失眠的原理。失眠,中医称之为“不寐”、“不得卧”、“目不瞑”,《黄帝内经》中提到卫气昼行于三阳经,夜行于三阴经而入五脏,如果各种原因导致邪克于脏,卫阳至夜不能入营阴则人无法入睡。也就是说,不论是因为痰浊、瘀血等扰乱心神还是脾虚、肾虚等致心失所养,哪一种病因导致的失眠,最终都是归于阳不入阴、阴阳之气不相顺接,通俗的说就是阴阳无法结合了。
贰
失眠的头皮花针疗法
那么解决的方法就是如何把阴阳之气顺接起来。基于这个原理,在长时间的临床实践支持下,诞生了“头皮花针疗法”。最初显示出良好疗效的是一位患肠癌十五年的老年男性患者,用患者的话来说就是:“患病后十几年从来没睡着过,服用安眠药无效。”虽然这个说法可能存在夸大的成分,但是充分说明了这位患者失眠的程度以及持久性、顽固性。花针治疗的第二天,患者反馈昨晚睡了3小时,持续治疗两疗程(7次为一疗程)后,患者诉每晚可睡4-5小时。
由于良好的治疗效果,这一疗法得以在临床上推广,为越来越多的患者解决了睡眠问题,“南国今报”曾对此疗法做过专场报道。
为了寻求该疗法的理论基础,我们的团队通过实践研究总结经验,所得成果的相关论文多次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相关课题也得到了广西中医药大学资金的资助。
01叁
“头皮花针”疗法治疗失眠的原理
选穴
①百会、囟会、神庭、印堂归于督脉,督脉为“阳脉之海”,主治脏腑病、颈及面口病及神志病。以上四穴均主治失眠,具安神之功。②头临泣(本神)、正营归于足少阳胆经,子午流注法中胆经为阳经,也是子午流注之始经,此时阳始入阴,夜始寐,故选用胆经之穴。③太阳为经外奇穴,具安神之效。以上左右共15根针,以近部选穴为原则,正所谓“腧穴所在,主治所在”。
进针深度—浅刺
卫气昼行于三阳经,夜而行于三阴经而入五脏,人始寐。不寐是卫气入阴不利,留滞阳分,以致阴阳不相交接的结果。以营卫分阴阳,则营为阴,卫为阳,以深浅分阴阳,则深为阴,浅为阳,故不寐者选用浅刺,进针深度小于0.5寸,而非平刺、深刺,引卫气由阳入阴,使阴阳之气得以顺接,故始寐。
进针方式—左右、交叉进针
《黄帝内经》中“天地者,万物之上下,左右者,阴阳之道路”,左为阳,右为阴,自创“头皮花针”中头临泣、太阳选取左右两穴为单针,百会、囟会、神庭、正营四穴以穴位为基点左右交叉进针,使阴阳交合平衡,阴平阳秘则寐始安。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END
编辑|w
艾叶双馨
中医文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