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春节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春节,因为在大家热热闹闹过大年的时候,中国科学家陈小平用疟原虫感染治愈晚期癌症的伟大发现震惊了全世界,让这个春节更加热闹非凡。
就在今天,年2月9日中央电视台央视一套《新闻30分》节目向全球宣布了陈小平科学研究团队的重大发明《疟原虫感染免疫疗法治疗晚期癌症》,就此,大家也无需再怀疑再担心是谣言,一切尘埃落定。
为什么中国科学家陈小平团队能够研发出这么牛叉的癌症免疫疗法呢?先让大家看看这个学科研究团队的阵容就非同一般。团队掌门人是鼎鼎大名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二掌门就是团队技术核心人物陈小平教授。另外还有外援美国哈佛大学、OncoVent公司加入阵营。
钟南山院士与美国疟疾学家JohnAdams教授见证陈小平教授、OncoVent公司史跃年教授签约仪式
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导师,年出生,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年-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医学院及伦敦大学呼吸系进修,现任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会长和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主任委员,广州医学会会长及广东医学会副会长;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慢性呼吸疾病医学顾问。
现在就来讲一讲这个癌症疟原虫免疫疗法的故事,这绝对是一个很经典的故事。
先看到这癌症和疟原虫就足够让你大吃一惊,癌症谁都知道几乎是不治之症,是死亡之症,是人类的最大杀手。再看着疟原虫更是让人心惊肉跳,这不就是肆虐非洲大地的疟疾病的罪魁祸首吗?疟疾是祸害非洲的最大瘟疫。当然在中国也是家喻户晓的瘟疫,中国人过去都称之为“打摆子”,也就是疟疾。过去如果患上疟疾那基本上是没有救的,多年前也经常肆虐中国大地,瘟疫遍地。据史书记载,清朝年间康熙皇帝曾三次亲征噶尔丹,其中一次亲征过程中得了疟疾,差一点要了他的性命。幸好有法国的传教士给他带来了金鸡纳霜,也就是奎宁,他吃了之后很快就好了,最后战胜了噶尔丹,这是历史上比较有名的有关疟疾的故事。
但是后来这奎宁对疟疾就不太灵光了,才有了我国著名科学家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奶奶艰苦研发青蒿素的故事,她的研究的青蒿素帮助挽回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为拯救全世界人的生命做出了贡献。因此,年1月8日,英国BBC发起“20世纪最伟大人物”评选活动的“科学家篇”名单中,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与居里夫人(MariaCurie)、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以及数学家艾伦·图灵(AlanTuring)共同进入候选人名单,也是唯一一位在世的候选人。
这疟疾病终于被人类征服了,但这癌症和疟疾好像风马牛不相及,离得十万八千里吧。可是往往能干出大事的人他就是和一般人的思维不同,年,在陈小平教授还是一位中山医科大学的研究生时候,有一天老师讲疟疾的流行病学时,挂出一张地图,与下图很像。疟疾主要流行在非洲、赤道附近,因为多蚊子的地方疟疾就多。
年全球疟疾发病率
过了几个星期,讲到了肿瘤流行病学时,老师又挂出一张图片,与下图差不多。
年全球癌症死亡率
就在陈小平同学看到这个地图一瞬之间,他的脑海里突然闪现出:好像哪里多疟疾,哪里就少肿瘤死亡。从此他就发现了疟疾与癌症的关联。
由于当时世界卫生组织并没有公开的数据库,直到过十几年有了关于疾病的公开数据库后。他的团队与美国哈佛大学的统计学教授进行合作,哈佛教授了解他的发现和研究后觉得非常重要,很乐意一起研究这个课题。
他们收集了全球所有国家疟疾发病率和肿瘤死亡率的数据,还搜集了包括联合国的公开数据库、世界银行的公开数据库、美国有关人口的公开数据库……所有能够用的数据库他们都用了。把所有可能混杂的影响因素都剔除后,确实发现疟疾的发生率跟肿瘤的总体死亡率呈显著的负相关,这个论文《Worldwidemalariaincidenceandcancermortalityareinverselyassociated》已经发表在国际期刊《InfectiousAgentsandCancer传染因子与癌症》(DOI10./s---x。)仅仅靠大数据的分析还不能相信疟原虫感染对肿瘤有治疗效果。于是,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小鼠模型研究,历经十多年,用了成千上万只小鼠,有肺癌、肝癌、乳腺癌、结肠癌等实体肿瘤的小鼠。终于证实疟原虫感染的确显著延长了荷瘤小鼠的寿命。最终确定疟原虫感染的确对肿瘤有相当好的疗效。
但是背后的分子机理是什么?作为科学家,不能看到现象就结束了,于是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经历了14年的机理探讨,发现疟原虫感染可以非常强烈的激活天然免疫细胞(NK细胞),这种细胞激活后可以杀灭一部分肿瘤细胞。此研究报告《AntitumorEffectofMalariaParasiteInfectioninaMurineLewisLungCancerModelthroughInductionofInnateandAdaptiveImmunity》在线发表在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ONE)》上,钟南山教授为共同研究者。研究发现,疟原虫感染(疟疾)显著抑制小鼠肺癌(Lewis肺癌)的生长和转移,显著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疟原虫感染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疟原虫感染激活机体天然免疫系统,诱导产生大量的IFN-γ和TNF-α等,明显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性;疟原虫感染诱导机体产生肿瘤局部及全身系统性的肿瘤特异性免疫反应,能使大约10%荷瘤小鼠的肿瘤完全消退,并能长期保存有效的肿瘤特异性免疫记忆,研究还发现,疟原虫感染与肺癌DNA疫苗联合应用有明显的协同作用。该项研究表明,疟原虫感染通过激活天然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反应并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进而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疟原虫感染可用于肺癌的免疫治疗,也可能作为携带肿瘤抗原的新载体用于开发新型有效的治疗性肺癌疫苗。
当肿瘤细胞死亡后,它释放的抗原跟疟原虫感染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激活了T细胞。我们知道,T细胞是抗病原体和抗癌的主力军,T细胞被激活,特别是肿瘤内部的T细胞被激活,可以非常有效的杀灭癌细胞。
这个原理如果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癌细胞分泌一系列信号,使我们的免疫系统睡眠、不工作,而疟原虫感染恰好唤醒、激活了免疫系统,使免疫系统重新识别癌细胞,从而杀灭癌细胞。但毕竟经过了十几年的研究,发表了一系列科学论文,原理并没有这么简单。
有意思的是,在疟原虫激活了免疫细胞的同时,它还干了一件非常漂亮的工作:使患肿瘤的小鼠肿瘤里的血管几乎消失,也就是说抑制了肿瘤血管生成,使肿瘤没有血管供应,从而切断营养供应。
这个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来看下图,左边是没有疟原虫感染的肺癌的组织,有大量的血管,里面有很多红细胞。右边是有疟原虫感染的肺癌组织,几乎没有血管,好像有一条血管,但里面几乎没有红细胞,也就是说非常彻底的切断了肿瘤的血液供应,让肿瘤不能生长,或者让肿瘤细胞饿死。
左:肺癌小鼠的肿瘤细胞右:疟原虫切断肿瘤营养供应
历史上曾经有科学家利用疟原虫感染治疗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神经性梅毒,是晚期梅毒的一种。在上个世纪早期,青霉素还没有被发明,神经性梅毒像今天的晚期癌症一样被称为“不治之症”,得了神经性梅毒相当于判了死刑。
但好景不长,年人类发现了青霉素,青霉素对梅毒非常有效,用不到疟原虫疗法了,所以疟原虫疗法30年后退出了历史舞台。
但是我们现在的医学教科书里没有这个案例,很多医生都不知道。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发现和这样的一个历史,陈小平教授团队提出利用疟原虫免疫疗法治疗晚期癌症的临床研究。他们跟广州医科大学的钟南山院士合作,接医院、医院开展临床研究,下图是当时启动会的现场。
左起:陈小平、钟南山、柯宗贵
现在已经有30多例病人接受了治疗,最初的10例已经观察了一年,这10例病人都是任何其他治疗方法都无效或者是耐药的、无路可走的病人。
这10例病人中观察到5例是有效的,其中2例可能已经被治好。怎么叫被治好了?肿瘤没有了,或者肿瘤死掉了。就讲一讲这2例可能已经被治好的病人。
编号03的这位肺癌患者,来自山西太原。给这个病人打1毫升含有疟原虫的血,这个治疗就完成了,就是打一针这么简单。这个红色的箭头代表青蒿素,把它压到很低水平,这样病人就不会有严重的并发症或副作用。
上:.4.25下:2.8.30
他还是一个村书记,来广州之前医生告诉他只有大概半年左右的寿命了,于是他就把书记的职务辞掉来广州治病。现在一年半过去了,他给我打陈教授,我当年辞这个职很后悔。我说:你的命都救回来了还后悔什么!他说开玩笑的。
陈教授在演讲最后表达了他的愿望和毕生追求。他毕生的梦想和追求就是要战胜癌症,希望将疟原虫免疫疗法能够推广到全球。我们的实验室也在对疟原虫进行基因改造,把它变成癌症疫苗。我们还发现疟原虫有一个非常神奇的蛋白,可以跟人类的各种癌细胞结合,我们把这种蛋白的基因克隆到病人的T细胞里,让T细胞在蛋白的导航下进入肿瘤杀灭肿瘤细胞。我们希望这三种疗法同时应用可以战胜癌症。
最后我们祝愿陈教授团队早日完成他们的疟原虫癌症免疫疗法产品,为全人类的健康做出伟大贡献。
“传播食药知识
点亮科普之光
让我们为食药科普人点赞
”来源:CCTV世界医疗科技资讯编辑:食药合理健康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在页尾点个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