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是一种经典性性病。据医史学家考证,梅毒起源于美洲,15世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通过海员和士兵使梅毒在欧亚两洲迅速传播。16世纪以前,我国尚无梅毒的记载。大约于1505年,梅毒由印度传入我国广东岭南一带,当时称“广东疮”、“杨梅疮”,此后梅毒向内地传播。
梅毒的生物学特性
梅毒螺旋体(Tre-ponemapalidum)年由法国科学家Schaudinn与Hoffmanu发现并报告的。梅毒螺旋体(如图)是小而纤细的螺旋状微生物,长度为5-20nm,平均约8-10um,直径小于0.2nm,有6—12个螺旋;肉眼看不到,在光镜暗视野下,人们仅能看到梅毒螺旋体的折光性,其活动较强。在其前端有4-6根鞭毛样细纤维束,其末端呈卷曲状。
暗视野梅毒螺旋体
在未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时,螺旋是规则的。因其透明不易着色,又称之为苍白螺旋体。梅毒螺旋体是厌氧菌,在体内可长期生存繁殖,只要条件适宜,便以横断裂方式一分为二的进行繁殖。
梅毒螺旋体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弱,对化学药品也很敏感,在体外不易生存,煮沸、干燥、肥皂水和一般的消毒剂(如升汞、石碳酸、来苏水、酒精、1∶的高锰酸钾液等)很容易将它杀死,阳光照射和干燥环境都能很快使它死亡。
梅毒螺旋体在人体外生存一般超不过1~2个小时。在缺氧的环境下它能生存数天,在潮湿的衣服上也能存活数小时,在血库中一般能存活24小时。梅毒螺旋体不耐高温,40℃~60℃时2~3分钟就能死亡,℃时则即刻死亡。
传播途径
患者是梅毒唯一传染源。
性接触传染
胎传
血源传染
其他非性接触传染、间接接触传染
梅毒分期
梅毒根据传染途径的不同分为先天性梅毒和后天性梅毒。根据病程长短分为早期梅毒和晚期梅毒。
一.获得性梅毒(后天梅毒)
(一)一期梅毒主要症状为硬下疳。
1.潜伏期:9~90日,平均3周。
2.好发部位:90%发生在外生殖器,男性多见于阴茎、冠状沟、龟头;女性好发于大小阴唇、子宫颈;生殖器以外的有肛门、直肠、唇、舌、面部、乳房、手指等处。
3.典型硬下疳为一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2cm的无痛性溃疡,边界清楚、周边隆起、基底平坦肉红色、表面有少量浆液分泌物,内含大量梅毒螺旋体,触之有软骨样感觉。
4.常为单发。
5.约3~8周硬下疳可不治自愈,遗留暗红色表浅性瘢痕或色素沉着。
6.硬下疳出现后1~2周,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常为数个、大小不等、质硬、不粘连、不破溃、无疼痛。穿刺淋巴结有大量梅毒螺旋体。
7.硬下疳发生后1~2周梅毒血清试验开始转阳,7~8周全部阳性。
(二)二期梅毒一期梅毒未治疗,螺旋体由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形成菌血症,引起皮肤、粘膜、骨骼、内脏、心血管及神经损害,称二期梅毒。常发生于下疳消退后6~8周。
1.二期梅毒的皮肤损害
皮疹的共同特征:
①皮疹泛发对称。
②多呈铜红色,好发于掌跖。
③皮损和分泌物中有大量的螺旋体,传染性强。
④主观症状轻,客观症状重。
⑤梅毒血清反应阳性。
2.骨关节损害:骨膜炎、关节炎、骨炎、骨髓炎、腱鞘炎或滑囊炎。
3.眼损害: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脉络膜炎、视网膜炎、角膜炎、间质性角膜炎及葡萄糖炎。
4.神经损害:无症状神经梅毒、梅毒性脑膜炎、脑血管梅毒。
5.多发性硬化性淋巴结炎:50%~80%。
6.内脏梅毒:肝炎、胆管周围炎、肾病和胃肠道病变。
(三)三期梅毒又称晚期梅毒多为早期梅毒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发展三期梅毒而成。可发生在感染后2年以上,一般多发于感染后3~4年。
病程漫长,可持续10~30年。未经治愈的二期梅毒中约有1/3的病人可发展为晚期活动性梅毒;另有一部分患者不出现晚期梅毒症状,只是梅毒血清反应持续阳性,为晚期潜伏梅毒;也有一部分患者可以自愈。
1.三期梅毒皮肤损害
(1)结节性梅毒疹
(2)树胶又称梅毒性树胶肿
(3)近关节结节梅毒性纤维瘤
2.晚期粘膜损害口腔硬腭、鼻中隔及舌树胶肿。
3.晚期骨梅毒最常见的是长骨的骨膜炎,骨树胶肿、常见颅骨,形成死骨及皮肤溃疡。
4.晚期心血管梅毒发生在感染后10~20年,甚至30年。临床上有主动脉炎、主动脉关闭不全、主动脉瘤以及心肌梅毒树胶肿五种类型。
治疗
原则:一经确诊应早期、足量、规则用药治疗,疗后定期随访。
治疗期间不应有性生活。
性伴侣同时接受治疗。
治疗梅毒要按照及早治疗、足量用药的原则进行。在治疗期间,患者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避免性生活。
鸡汤时刻松树林之晨希施金俄国年油画
医院检验科
诚信服务、精益求精
科学高效、满意放心
长按识别左边鐧界櫕鐤?娌荤枟鐧界櫆椋庡尰闄㈠摢瀹跺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