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的确为大家带来了方便,虽然很多人并不了解什么是大数据,但它实际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你。
例如你搜索了一条有关食品的内容,在今后的几天内,你的手机就会一直为你推送这类内容,这就是大数据的影响。
随着信息科技普及率越来越高,如果不加以保护,在大数据面前,自己的身份、行程甚至是喜好等信息都会暴露无遗。
当然,大数据也能应用于公安领域,例如“扫黄”。
今天就来为大家讲解一下,究竟如何用大数据“扫黄”。
说句实在话,现在的大数据甚至比你自己更加了解你自己。
“大数据”这个名词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但真正了解的人却少之又少。
说白了,大数据就是将数据资料整合处理,然后通过大数据技术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咨询,以此来帮助企业盈利。
现在许多企业基本都是通过大数据平台对客户调研,根据喜好向他们推荐相关信息。
所以,平时我们浏览的内容已经为大数据平台提供了相关信息,然后根据喜好再来为我们推荐。
通过大数据,企业对客户就有了更加明确的定位,这样就能投入更多的商业产品,精准地掌握客户。
当然,大数据并不仅仅只有企业在用。
早在年时相关部门就发布通知,在未来10年内,要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社会精准治理,帮助经济实现快速转型。
除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以外,大数据还可以通过信息匹配精准地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最近就有人提出,大数据可以进行“扫黄”工作。
的确能够做到。
大数据“扫黄”,主要根据用户的交易时间、地点进行推理,并不能百分百确定。
对异常交易等行为进行监控,如果你符合以下几个特征,很有可能就被监控了。
首先是在晚上11点至凌晨5点这段时间交易的人。
按照常理来讲,在这段期间大多数人都已经休息,如果在这段时间进行交易很有可能就会被大数据初筛出来。
其次,交易金额具有特殊性,例如、等,这样的交易金额对于经常去足疗、按摩养生店的人再熟悉不过。
而类似像这样的套餐,一般都是、,所以经常有这种交易的用户,也有可能会被大数据筛选出来。
第三就是在夜间交易比较频繁的现象。
正常来讲,普通商铺在11点以后基本都关门了,即便是24小时营业的商店,晚上的销售额一般也并不高。
所以,如果在这段时间内交易额异常增多,也会成为大数据筛选的对象。
这仅仅只是大数据平台的推测,如果同时满足了上述三个条件,说不定就要被相关部门调查了。
很多人认为,以这种方式“扫黄”有些小题大做,自己的隐私在大数据面前一览无余。
但不管怎么说,“扫黄”是非常有必要的。
扫黄首先就能够有效避免梅毒、艾滋等疾病,从根源上断绝了这类疾病的传播,降低患病风险。
“扫黄”更有利于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众所周知,孩子总会在大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模仿一些事情,如果像“小视频”这类影像到处传播,很有可能会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甚至会让他们走上一条不归路,所以“扫黄”是非常有必要的。
“黄”,无论怎样解释都属于一种违法犯罪行为,如果使其合法化,X交易势必就会增多,届时拐卖事件就会频频发生。
例如前段时间印度发生的科莫多巨蜥事件,对谁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所以,国家将与“黄”沾边的事情列为违法行为的确是对的。
毕竟只有用法律来约束,才会让人们更加警醒。
不可否认,大数据的推测的确让许多违法犯罪行为无处遁形,仅仅通过行程码与交易记录,就可以掌握全部的犯罪过程。
极大地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
大数据有利,同时也有弊。
直白来讲,大数据的确已经做到无孔不入,在网上买件衣服,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推出相同的款式。
所以在平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不然很有可能就会被大数据“误解”。
互联网大数据平台的出现,究竟是好是坏呢?大数据对你的生活有影响吗?